四川雅安市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全国首批60家市(州)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由雅安日报传媒集团、雅安日报社、雅安北纬网、雅安市广播电视台整合组建而成,于2022年12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为市委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雅安位于四川西部,经济总量位居全省中下游。当试点任务落到肩头,中心先行先试,敢于改革、勇于创新,以超级客户端“云小雅”为龙头,建立报网视声融通一体的全媒传播体系;坚持移动优先战略,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外宣阵地强势升级,成立全省首个地市级国际传播中心;多元经营持续拓展,绘就活动、会展、文化数字产业新图景。中心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四川改革典型案例和天府融媒典型案例,试点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望”眼云端:打造省市县三级贯通客户端

雅安市总人口约143万,规模不大,却分散在1.5万平方公里的六县两区。若市级客户端和各县区客户端均独立部署,难以避免“用户重叠”的困境。“不建用户不愿意用的APP”,是中心给予客户端建设的指路牌。“云小雅”客户端通过打造一市六县两区融媒体中心城市数据底座,统一后台,实现数据、用户、稿件互通,以数据底座的“增量”换来市县(区)用户的“减负”。

数据层面,实现用户及内容数据互通,针对多维度数据进行统一分析,保证一市六县两区融媒体中心既独立又融合,后台独立部署,权限独立设置,应用独立选择,数据独立存储;用户层面实现统一实名认证及单点登录,用户下载“云小雅”后,一次实名登录,即可享受8个县(区)完整内容及功能服务切换;稿件层面实现市县(区)稿件共建,优质稿件互通,一键引用编辑推送,为全市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浏览方式。

与此同时,“云小雅”依托技术赋能,通过数据接口和客户端埋点等技术手段,全面接入省级平台天府融媒,贯通省、市、县三级技术平台,实现内容和数据上下贯通,借助天府融媒联合体建立内容传播联络机制,扩大向上向外传播半径。三级贯通为“云小雅”成为“超级客户端”打通了“任督二脉”,为开发更多可感可知、有血有肉的功能应用筑牢了平台基础。

除常规新闻信息服务,“云小雅”还嵌入高频政务服务功能,打通公积金缴存明细、公积金账户余额查询及水费缴纳、水费查询等原生数据接口;嵌入数字问政平台,网民可在线提交诉求、反映问题或建言献策,部门积极认领、限时办理、公开答复,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让用户爱用、愿用、常用,助力党委、政府知民意、解民忧、聚民心;嵌入“应急广播+”,打通“云小雅”与应急广播数据接口,实现应急信息在应急广播、“云小雅”和村村响联动发布,该服务获评2025年全省广电媒体融合优秀案例。

“闻”讯而动:群众声音在哪里就去哪里

“本月各媒体平台发稿量较多,阅读量大幅增加,上万+稿件首次达到152条”;

“本月各类稿件阅读量再创历史新高,上万+稿件多达184条”;

“本月不仅发稿量大,且高质量稿件较多,稿件阅读量继续创新纪录,上万+稿件总量达290件,且阅读量TOP榜前三甲均突破百万”;

“今年以来,中心各媒体平台阅读量大幅提升,不仅阅读量上万+的新闻稿件数量月月冲新高,总体呈现几何增量,本月达到438条;单条稿件阅读量也呈几何倍增趋势,本月更是刷新纪录,突破上千万+”。

以上四段,依次摘自2025年1至4月中心数据研发部提供的《媒体传播力大数据分析报告》。中心生产发布在三方平台的爆款稿件上榜数量越来越多、榜单越来越长,这份报告从融合之初每次只有薄薄几页变成2025年以来动辄几十页。榜单变长、报告增厚,生动印证了中心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不懈努力。

制定多元评价指标,涵盖内容质量、传播效果、用户反馈等方面。融合以来,中心制定印发内容生产部门绩效考核办法,明确总体要求;印发工作任务考核清单,明确工作职责;印发绩效考核加减分项目和实施办法,细化新媒体阅读量加分等12项加分内容和7项减分内容;印发每月优秀作品奖评选办法,引导创新创优。各项制度互为补充、统筹实施,达到兼顾公平、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多劳多得的目的。

建立“流量+质量”双指标体系,实现内容质量与传播效果双提升。2025年,中心正式制定实施浮动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将“云小雅”阅读量、中心自有三方平台(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阅读量、每月优秀作品评分三大核心指标按照权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值分配,对内容生产部门进行浮动绩效考核,有效提升了融媒产品质量和传播效果。

通过用好考核“指挥棒”、建立“流量+质量”双指标体系、重塑生产流程,中心有效提高了内容生产部门人员由传统媒体产品生产者向融媒产品生产者转型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内容质量与传播效果双提升。

“问”道新路:5个“W”写好国际传播大文章

2024年3月29日,由雅安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心承办的雅安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省市州一级率先成立的国际传播中心。其“新”路历程可以用5个“W”来概括。

Why(为何要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四川省委提出,要对外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好四川声音,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工作抓手,是主流媒体责无旁贷的政治担当和使命任务。

Where(平台在哪)。中心已构建起“4+1+N”的国际传播账号体系。“4”是指在X、Facebook、YouTube和TikTok4个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PandaHomeYaan”(熊猫家园雅安)主账号;“1”是指在微信视频号开设“雅安国际传播中心”账号,外宣与内宣同频共振;“N”是指聚焦人文、地理等N个主题,孵化特色垂类账号,在国内和海外平台同步上线。

Who(由谁来做)。地市媒体做国际传播最大的瓶颈在于缺少专业人才。中心创新采用“虚拟工作室”模式,从各部门征集有意愿、有能力做国际传播的年轻人,跨部门组成工作专班,轻量化管理、高效率运行。同时对国传中心运营进行单独考核,在每月好作品评选中设置“国际传播类”奖项,从各方面给予支持,最大程度激发年轻人的创意和活力,实现了“1+1>2”的融合成效,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

What(做了什么)。中心坚持内容筑基,以Z世代为传播锚点,创新打造“我们住在熊猫部落”文化IP,通过“熊猫部落格”“非遗守艺人”等系列精品栏目,构筑起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全景视窗;坚持创意突围,在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与中法文化友好大使郎朗共创《熊猫》MV音乐史诗。黑白琴键与熊猫主题完美交融,全网收获2000万点击量,引发10万+跟评点赞。中心自成立以来,200多件精品力作总触达超5000万人次;微纪录片《琴键上的熊猫》荣膺全省“生态画卷 百部川扬”年度佳作;在第四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上,雅安获评“中国城市(区)国际传播示范案例”。

Wide(未来广阔)。内容生产上,除依靠自身力量,雅安国际传播中心还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建立“内容合伙人”体系。通过社会招募、定向聘任,构建面向个体创作者的内容合伙人“第一圈层”;通过跨部门合作,构建面向行业与县区的内容合伙人“第二圈层”;通过与高校合作,构建面向专业院校的内容合伙人“第三圈层”;通过与中央、省、市、县媒体合作,构建面向各级媒体的内容合伙人“第四圈层”。

2025年5月20日,由雅安市委宣传部、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和雅安市融媒体中心共创共建的雅安大熊猫国家公园国际传播基地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全省首个垂类国际传播机构、全国国家公园内首个地市级国际传播机构,标志着雅安开始续写国际传播新篇章。

“切”中痛点: “一量一策”破解经营困境

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众规模不断缩小,传统媒体广告和发行下滑,新媒体平台经营体量不大,“经营造血功能不足”成为地市融媒体中心发展的痛点。

中心成立以来,经营总体情况平稳,经营总收入与融合前报纸、广电两家的经营收入之和基本持平。居安思危,破解结构性失衡、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找到突破口。“一量一策”,成为破解经营困境的有力抓手。

稳存量,传统业务稳中求进。依托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户外等平台做好宣传主业,下属公司各经营部门错位互补、特色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项目潜力,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行业重要主题等,深化与各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领域的合作,主动策划稳存量,确保经营业务基本稳定。2024年,中心围绕全省文旅发展大会推出32个经营性版面专题报道及50余个短视频。同时,为联办单位打造短视频产品400余个。

扩增量,积极开拓传媒经营领域。围绕节庆节日、行业主题宣传、重大主题活动等,中心积极谋划和拓展招商推介、会务会展、节庆活动、赛事研学、文创演艺、教育培训等新兴业务。2024年共策划开展大型主题经营活动30余场次,把“线上流量”真正变成“线下增量”。

催变量,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牵头组建雅安文化数字产业有限公司,由中心和四川蜀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中心占股49%、蜀天信息占股51%。公司主要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数字化场馆打造、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执行、全域数字化文旅提升改造等方面积极争取项目,全力推动雅安市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在西部,中心正以“望闻问切”改革逻辑破解融合深水区命题,这场始于责任、成于创新的媒体融合改革仍在继续,路虽漫漫,无畏向前。

(作者贺志国系雅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雅安市融媒体中心主任,程普系该中心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