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媒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力量,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大成果,是党媒的重要职责使命。江西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文化宣传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一、高举思想旗帜,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江西日报社立即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坚持不懈把“党媒姓党”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1.创新理论宣传,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江西日报社通过推出重头理论文章、打造重点栏目等形式,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打出了一套理论宣传“组合拳”。《江西日报》分别于2023年10月23日、2024年1月29日推出整版的习近平文化思想阐释文章,同时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栏目下,刊发《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等理论文章,深刻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

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后,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选择了江西,报社各媒体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精心开设专题专栏,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学而时习之”“学习进行时”“锦绣中国年”等栏目推出相关稿件5000余条,总阅读量达9000万人次,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感恩奋进谋发展的强大动力。

2.坚持强化管理,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关定向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江西日报社切实加强党委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是否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衡量“政治家办报”、检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首要标准,按照“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的要求,强化报社各媒体阵地建设和管理,确保党媒所有工作、所有报道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去年以来,报社各媒体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七个着力”推出重点评论,强化思想引导。江西日报策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谈评论文章,大江网通过网评栏目“大江时评”、江西新闻客户端利用原创品牌评论栏目“红土评论”推出相关评论。《提升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共同追求》《坚定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等评论语言通俗易懂,文风清新简洁,把讲故事和讲道理有机统一起来,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解疑释惑,彰显了党媒“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

3.助力繁荣发展,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党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江西日报社面对超出预期的多重压力挑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打赢了一场场大仗硬仗。在事业发展方面,形成了包括九报七刊、100多个新媒体平台的媒体矩阵,稳定覆盖用户数超1.5亿。经营队伍用非常之力推动传媒经济一路高歌,报社(集团)2023年实现汇总收入17.9亿元、汇总利润1.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29.26%;2024年1至2月,实现汇总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汇总利润890万元,同比增长14.6%。今天的江西日报社,发展向好、经济向优,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更强、支撑力更足,党媒的文化力量更加激荡澎湃。

二、立足江西特色,多维呈现赣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江西日报社倾力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江西文化故事,凝聚奋进正能量,唱响时代主旋律。

1.用好革命文化“宝库”,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红色,是江西最鲜明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报社各媒体开设“红色法治文化看江西”“江西红色名村别样红”“红色故事绘”“档案里的江西红色故事”等专题专栏,加大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宣传力度。2024年新年伊始,江西日报推出示范区建设综述《追寻红色记忆 讲好时代故事》以及深度报道《传承红色基因 续写赣鄱荣光》,厚植赣鄱儿女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日报联合贵州日报等13省区党报记者实地走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推出连版报道《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江西新闻客户端承办“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奋斗精神”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开设的“红色记忆 奋进江西”“靓丽江西 红色底片”等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1.2亿次,讨论量1.1万次,互动量达11.8万次。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江西日报》于12月26日推出两连版策划“品读伟人诗词 激发奋进豪情”,从毛泽东与江西有关的诗词入手,通过记者探访毛泽东诗词创作地或诗中所写地,新旧对比感受伟人情怀、激发奋进豪情。不少读者反映,一首首诗词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 《江西日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特别策划连版

2.发掘赣鄱文化“富矿”,让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厚重。心怀对这片热土的赤诚之爱,肩负发掘江西、推介江西的担当之责,报社各媒体立足江西、关注时代,更好地助力赣鄱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

着力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养分、策划选题、打造精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西日报》推出两连版特别报道《赓续文脉写华章》,围绕红色基因传承新实践、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新发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江西特色文化开展报道,精心采制《聆听赣鄱古韵的时代新声》《红色江西正青春》《千年瓷都铸荣光》《长江岸线绿意浓》《赣鄱非遗创新彩》等稿件和图片,鲜活展现江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积极成效,有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感悟思想伟力、坚定文化自信。

进一步从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中寻找话题、深化主题。江西日报结合副刊《聚焦》《井冈山》《读书》《品鉴》《文艺评论》5个版面的特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对陶瓷文化保护的殷殷嘱托,推出连版报道《御瓷归来》;围绕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出《十年丝路此相逢》,鲜活讲述各国人民因为“一带一路”新平台而相识、相知的感人故事;多角度关注2023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推出深度观察、艺术品鉴、抒情散文,共同书写和探寻千年瓷都的“蝶变与绽放”。

3.推动精神文明创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荡人心。

坚持以德树人、以文化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谆谆教诲的一件大事。江西日报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中,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好人文化”品牌持续唱响。报社各媒体大力挖掘道德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开设“最美人物”“江西好人”“百姓故事”等专题专栏,用选树出来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引领文明风尚。《把爱传递下去》《张师傅的解忧修理铺》以及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标兵的典型报道《学医为什么?治病救人》《让鄱湖成为候鸟最温暖的家园》等稿件生动讲好“凡人善举”感人故事,推动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吸引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

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江西日报推出专栏专题“移风易俗 乡风文明”,刊发13个移风易俗重点示范县的典型报道,形成“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专栏,生动展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和当代大学生风采。针对网上流传江西个别地方的高价彩礼等问题,联合省文明办在《江西日报》一版开设“推进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实践”评论专栏,起到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良好效果。

4.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国际传播影响力逐渐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江西日报社各媒体外宣平台深耕赣鄱人文沃土,积极探索地方外宣服务国家大局的新路径。

在助推文明互动中探索国际传播的群众路线。江西日报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推出系列视频《中国手艺Amazing!》,邀请留学生学习体验非遗项目,获驻外使节的转发点赞。江南都市报推出视频《非遗有新篇》,将赣剧、景德镇陶瓷、瑞昌剪纸、婺源傩舞、鲤鱼灯舞等非遗技艺与AI绘画结合,使沉静的非遗技艺更新潮、鲜活,引发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网民广泛关注和互动。大江网精心推出融媒策划《用china讲好China故事》,围绕总书记对陶瓷文化保护传承的殷殷嘱托,联合全国主要产瓷区的五省主流新媒体共话千年陶瓷发展。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外国人看江西》融媒报道,生动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变化,在海内外引发热烈反响,推出首日全网总阅读量超200万人次。

目前,江西日报社正构建外宣效能全面提升的江西省国际传播中心,打造讲好中国故事江西篇章的主阵地。

三、释放融合效应,构建全媒传播格局助推“正能量”变“大能量”

互联网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江西日报社把加强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让“正能量”赋能“大流量”成为融合传播的“最优增量”。

1.主攻“创”的优势,围绕可视化主赛道做用心挖掘者。

江西日报社发力可视化生产,2023年全年推出爆款产品“1000万+”21个、“500万+”58个,使江西的互联网正面声量不断提升。其中,江西日报与省文旅厅联合打造的原创全媒体文旅IP“寻赣记”于今年新年伊始推出新篇章《古镇的旧时光与新气象》,以吉安富田、抚州驿前、上饶石塘为代表探寻赣之大美,同时全新上线新潮的原创融媒体品牌《赣视评》,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爱上江西。江西新闻客户端创新推出原创融媒作品《跨越千年为江西打Call》,搭建SD人工智能模型等,让与江西有关的王安石、汤显祖等古代名人“开口”对江西各方面成就“亲身”宣介,令人耳目一新,总阅读量超800万人次。大江网通过AI形式推出《江西书院甲天下》等系列视频,深入挖掘江西书院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阅读量累计超4000万人次。

2.激发“潮”的动能,以多样的传播形态做创新表达者。

江西日报社突出技术赋能文化传播,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和创意手法,让文化故事变得生动鲜活,激发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关注与互动意愿。2023年12月20日,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从神山到石门——江西乡村振兴微观察》连版策划,生动反映总书记考察过的三个村弘扬红色文化、培育乡村文明、发展文旅产业的新成效、新景象。这是一张可读、可看、可听、可闻的智慧融媒体报纸。手机扫二维码,就能让AI、AR、图片、动漫、视频、H5等融媒体作品全息呈现。佩戴上数字气味设备,还能闻到“味道视频”中腊肉、鲜花、米酒、茶叶等气味,此项技术为全国首创。江南都市报以白鹤、江豚、蓝冠噪鹛等国宝级物种为导游,推出融媒作品《国宝带你看江西》,邀请广大网民在轻松有趣的互动中,自发在留言区为江西打call,有效地传播了江西好声音。

3.突破“融”的屏障,构建聚合传播主力军做现代传播者。

江西日报社聚集报社各媒体和外部媒体资源,纵横联合,组建资源优化重组、高效协同的主流媒体联合舰队,产生出强大的传播势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西日报社开展的联动报道创历史之最。江西日报围绕总书记的文化足迹等主题,与兄弟省级党报开展了10次联动报道。江西新闻客户端携手新甘肃客户端等党媒联动推出作品《文化中国》,以微海报的形式,充分反映各地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江南都市报与长江全流域12个省区市主流媒体联动推出大型主题策划《长江文脉看今朝》,共有280余家媒体对该主题报道进行转发,总传播量超过5000万。

除了全媒矩阵的文化报道,特色活动与文化空间也是现代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2023年10月24日至27日,大江网在“千年学府探文明”主题采访活动中利用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的优势,在全媒体传播上强势发力,连续15天首页通栏图置顶推荐,全网主流媒体刊发稿件累计达480余篇,浏览人次超1.2亿,掀起了聚焦赣鄱传统文化的热潮。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闻战线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江西日报社将以守正创新、不负时代的精品佳作,进一步用心用情用力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党媒应有的贡献。

中国报业协会:https://mp.weixin.qq.com/s/Wf2oF5F1MPnfly6mTBcz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