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报》邀专家把脉问诊
发挥独有优势 奋力谱写新篇
本刊讯 3月14日,《中国老年报》邀请有关专家就媒体定位、组织架构、经营拓展等问题举行专题研讨,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工作委员会主任梁勤俭等受邀出席,并提出了诸多极富价值的创新性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中国老年报》是由民政部主管主办的全国性大报,重点服务全国各级老干部管理机构和老龄事业的发展,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梁勤俭认为,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报社的角色定位需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扩展。不应局限于服务老干部,而是围绕全体老年群体,扩大报纸的影响力、覆盖面;重点规划建立融媒体中心,尽早实现传统报纸和新媒体的采编部门一体化,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通过智库盘活和变现媒体资源,依托品牌信赖度举办各种赛事活动,将老年用户群体的潜在价值发掘出来,将自己的触角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以与企业合作为例,如何实现客户转化?在梁勤俭看来,报社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根本逻辑,就是要将涉老企业、涉老产业、涉老行业的潜在客户转化为报纸的忠实用户,同时协助涉老品牌涉老产品涉老服务吸引到更多的目标客户和忠实消费人群,实现客户资源的转化、置换和共享。
具体怎么做?梁勤俭给出的建议是:客户转化要以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客观的市场调查、真实的数据分析为抓手。一方面,报社需要全方位掌握订阅《中国老年报》的“用户画像”,对老干部管理人员和老年客户的订阅习惯、生活喜好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报社需要紧跟政策和市场动向,深入剖析养老相关企业的独特需求,这样才能精准把握养老企业在市场拓展、服务优化等方面的期望。
目前,很多报社的新媒体仅仅局限于微信公众号转载报纸内容,并且有单纯重视阅读量的倾向。针对这一现象,梁勤俭指出,流量本身并没有过多的实际意义,甚至可以通过购买、赠予或协商的方式取得,流量只有变现才有价值。
出席座谈会的专家还有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智慧养老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兵,北京市九域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绪、华人中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晨。对于进一步开拓实施和充分发挥融媒体作用的举措,专家们先后给出了多个解题方法: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围绕房车、旅游、康养、医药等多种老年人需求的应用场景,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类养老知识与服务,以更加自然的、贴近读者需求的方式间接地展示和推介相关企业。可以与网信办合作,开展老年防诈等专题,并与平台达成合作,通过流量倾斜、平台推送等方式,形成热点,精准触达老年用户群体,做好用户转化。可以组织调查老年人最喜欢的日常用品,调查问卷中或结果公布中巧妙地融入相关广告。可以在公众号开辟读者评价栏目,邀请读者积极参与评价和反馈,以更自然的方式推广产品。逐步让融媒体成为报社宣传和创收重镇。
梁勤俭主任的发言得到了参会嘉宾的认同和赞誉。《中国老年报》总编辑徐怀好特别指出,梁勤俭主任的发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专业性、指导性、可操作性,报社将认真梳理研究、积极吸收采纳。
《中国传媒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