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定义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信息的创造、分享和互动过程。

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一家传统都市类媒体,新闻晨报在坚持出品“最鲜活、最实用新闻”的同时,以全新的客户端“周到”为载体,在传播上积极探索、创新和转型。

AI技术赋能内容生产,扩展传播形式  

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赋能新闻传播实践,向着更加高效、智能、真实、互动的方向发展。大数据精准分析能够洞悉受众需求,实现内容的个性化定制与智能推送,让信息触达更加精准高效。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不仅让新闻采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还促进了多媒体融合,让报道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直播乃至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全方位、沉浸式地展现新闻现场,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体验与参与感。

在技术不断演进和新媒体快速迭代的当下,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加快融合转型的步伐,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重视新技术的运用,用新的内容、形式、渠道和产品,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AI驱动的智能分发、个性化推荐等技术赋能主流媒体创新内容产品和服务,满足受众多样化、垂直化的信息需求。它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让主流价值观、主流内容传得更远、更准、更深入。

在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之际,新闻晨报·周到记者填词、AI谱曲,创作了一首名为《喜欢上海,不需要理由》的特别单曲。单曲由青年街头歌手罗小罗演唱,并制作成MV在新闻晨报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以及网易云音乐等第三方平台同步上线。通过新技术赋能,重大主题报道以一种新颖、轻盈的传播方式华丽转型,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24年,上海报业集团大力打造AI主播IP,新闻晨报·周到也推出了“苗夏丽AI主播”“钱鑫AI主播”等虚拟数字主播。在2024年上海市两会报道中,新闻晨报·周到推出“AI小苗主播播报”,每天对两会内容进行播报,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尝试,也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率。

AI技术在海报设计中也得到广泛应用。2023年以来,在制作上海美妆节、上海厨神大赛、上海进博会等重大活动海报时,新闻晨报·周到利用AIGC技术,在几分钟内就能生成风格迥异的各种海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传播提供了多种选择。2023年12月31日,新闻晨报·周到还通过AI生成了2024新年献词《时代的主人》,在受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全渠道传播,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日趋多元化,如何确保信息能够精准地传递给目标受众成为重大挑战。从策略上来讲,应从追求大流量转向精准传播。

2023年7月,新闻晨报·周到在上海推出了“美好生活乐享官”全市海选活动,寻找年轻潮酷的人群,希望通过他们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个活动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找到这些潮酷人群。首先,新闻晨报·周到通过旗下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周到App、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快手号和新闻晨报社区渠道等,多层次地发布了相关信息。但仅仅通过这些渠道还不能完全触达潮酷人群。为了更精准地触达目标人群,每逢周末,新闻晨报·周到在上海潮流人群的聚集地举行多场线下招募活动,吸引到了很多潮酷的年轻人群。高校也是潮酷的Z世代集中的地方,报社和上海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招募,活动吸引了很多潮酷大学生的参与。

新闻晨报·周到在多年的运营中,积累了很多年轻用户,通过社群管理员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构建了时尚、运动、音乐、瑜伽等年轻人聚集的主题社群,通过这些社群也甄选到了一批潮酷的年轻人群。

通过这些渠道,新闻晨报·周到精准触达并吸引了年轻潮酷人群参与,实现了信息的精准传播。通过不断筛选、传播,再筛选、再传播,最终在近千位参赛者中选出了3名“美好生活乐享官”,整个活动的曝光量超过了2000万。此次活动通过全新的传播探索,展示了新闻晨报·周到在精准传播方面的成功实践。

以全新载体与Z世代建立情感共鸣  

Z世代伴随着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发展而成长起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原住民”。Z世代的网生化特点,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其以相仿的年龄和类似的精神特征为基础的网络表达呈现高度的“部落化”,从而构建起属于Z世代的独特话语体系。

Z世代热衷于短视频、直播等新型传播方式,追求个性化、即时性与沉浸式的体验。传统媒体在拥抱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正积极探索以全新载体触达并掌握Z世代的情绪价值。它们广泛运用一些短小精悍、创意无限的短视频内容、二次元内容和表达方式,快速吸引Z世代的注意力。通过幽默、励志、共鸣等元素,激发年轻人的情感认同,构建起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结。通过这些努力,主流媒体不仅吸引到了Z世代的关注与喜爱,更在情感层面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实现了从信息传播到情绪价值传递的跨越。

通过表情包、3D动漫人与年轻人建立起全新的连接。在龙年新春之际,新闻晨报·周到发布了3D版的龙年新春“CHAT BL”表情包,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这些表情包不仅富有创意,而且能够准确诠释年轻人的情绪,成为他们在龙年新春期间在社交媒体上交流的重要工具。新闻晨报·周到还推出了“CHAT BL”3D动漫人形象,使得传播和表达更年轻、更生动、更具有二次元特征。这些举措都展现了新闻晨报·周到在传播载体上的独特视角和创新能力。

通过共创音乐单曲和年轻人产生共鸣。2023年11月,在上海百年老字号茂昌百年庆典前夕,新闻晨报·周到与茂昌联合发布了一首名为《镜观百年》的纪念单曲。

在茂昌百年庆典仪式上,当茂昌年轻员工一起唱起这首纪念单曲时,其动感、活力的节奏将整个庆典活动推向了高潮。这种将品牌历史与年轻人喜好相结合的创新方式,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增强了新闻晨报·周到、品牌方与年轻受众的互动和共鸣。

通过“颜值经济”吸引年轻人关注。新闻晨报·周到通过举办“魔都暖情”线下活动,打造高颜值体验场景,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和分享。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通过新闻晨报·周到专业的设计团队,设计了颇有颜值感的《因为你,看到光》系列颜值海报,这些颜值满满的海报有效激发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提升了活动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跨界合作共同“破圈”,实现品牌增值  

跨界合作,即不同领域或行业之间的合作,旨在通过各自优势的融合,共同开发新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它不仅可以拓展企业的资源和技术来源,还能加速创新的进程。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与融合并存的时代,新闻媒体与其他品牌携手合作、共同“破圈”已成为一种趋势与有效的运营策略。新闻媒体凭借其权威的信息渠道、专业的采编团队和深厚的行业资源,为合作品牌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支持与传播平台,而品牌方则以其独特的品牌文化、市场洞察力和用户基础,为新闻媒体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双方共同策划出具有话题性、创新性和互动性的内容营销活动。新闻媒体与其他品牌的跨界合作是一种双赢的策略选择,通过共同“破圈”,双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品牌增值,共同开启一个更加广阔、多元与创新的传播新篇章。

实践中,新闻晨报·周到结合媒体属性和合作品牌的产品特性,创新设计“新闻晨报·周到+”产品,深入洞察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喜好,实现了1+1>2的传播效果。

霸王茶姬作为在年轻人中颇具影响力的茶饮品牌,其目标受众与新闻晨报·周到的主要受众群体高度重合。2024年,新闻晨报·周到与霸王茶姬携手,针对年轻人关注的健康问题,共同传播了“茶饮的营养分级”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新闻晨报·周到通过矩阵传播,成功将这一活动推向了更广泛的受众。

在与百联集团的跨界合作中,新闻晨报·周到通过评选出来的“百联美好生活乐享官”的分享和推荐,引导年轻消费者走进特定的消费场景,感知并传播“乐享官”们推荐的好吃、好玩、好购的消费品,实现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这种跨界方式不仅为百联集团带来了更多的客流和曝光,也进一步提升了新闻晨报·周到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

新闻晨报·周到还与中国水墨艺术名家跨界合作,联手在日本京都举行中国水墨艺术名家画展活动。这一活动将中国水墨艺术带到了日本京都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展示了中国艺术家的才华和魅力,也在当地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这一活动以画为媒,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纸媒重生,创造与时间同行的长期价值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纸质媒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其独特的触感、墨香以及承载的文化底蕴,却是任何电子屏幕都无法替代的。新闻晨报·周到不断探索新的方式,赋予纸质媒体新的生命和价值,创造出能够跨越时空、与时间同行的长期价值。

目前,新闻晨报·周到的纸质媒体新闻晨报依然在发行。作为一张拥有25年历史的上海都市类报纸,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报道视角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在2024年年初张学友的上海巡回演出中,新闻晨报尝试推出了“张学友上海铜版纸纪念特刊”。

8个版的报纸特刊通过精心、精致的采编,回顾了张学友历年值得纪念的瞬间、张学友的精选照片和代表作等,并设计了大气的跨版折页。这张“张学友上海铜版纸纪念特刊”不仅吸引了现场观众的关注,更让报纸成为一种独特的互动道具。这一成功案例展示了纸媒在特定场景下的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性。在“张学友上海铜版纸纪念特刊”之后,新闻晨报又相继推出了“柏林爱乐在上海品鉴特刊”,充分体现了纸媒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传承价值。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创新传播的形式和内容,纸质媒体才能继续在数字化浪潮中立足。新闻晨报也将不断探索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为读者带来更多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让纸质媒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踏准短视频风口,打造传播矩阵  

短视频不是新闻业的敌人,而是新闻业触达受众的一种新方式。面对短视频的风口,主流媒体正积极转型,通过构建传播矩阵,以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新闻资讯。同时,积极拥抱社交媒体,将短视频内容精准投放到目标受众群体中,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广泛覆盖。

传统媒体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优势,将新闻报道不仅仅在传统渠道上传播,也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或者社交平台上传播,例如抖音、微信、微博等,那它的曝光度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新闻也能被更多人熟知。新闻晨报·周到紧跟短视频发展热潮,构建短视频传播矩阵,包括抖音号、快手号、小红书号等,以多元化的方式与渠道传播内容。

新闻晨报·周到的记者团队不仅具备专业的写作技能,同时也掌握了短视频拍摄、编辑和出镜等能力,展现了多面手的特质。他们时刻捕捉精彩的瞬间,通过精心的剪辑和呈现,将各种鲜活的视频内容生动地传递给观众。这些短视频内容通过新闻晨报·周到的全媒体矩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

在做好短视频内容的基础上,新型主流媒体在构建传播矩阵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不同平台之间的协同效应,根据各平台的特点和用户习惯定制化生产短视频内容,确保在不同平台上都能呈现出最佳效果。

结   语  

在当今传播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主流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变化,主流媒体必须积极推进深度融合以实现全面转型。这一转型过程涉及多个层面的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媒体集群效应,推动“融媒+”模式深入实施;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拓展媒体服务的效率和边界;积极探索跨界融合,推动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价值共创;积极适应移动传播规律,将优质内容资源向移动平台聚集,提升自有平台的聚合能力与传播力。

(作者钱鑫:新闻晨报商业事业部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