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收同比增长30%,实现高速四连增!这家分社是怎么做到的?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围绕主业、紧贴市场、关注民生,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增强自我造血机能。
从原来的基础新闻宣传服务,到内容供应服务,再到全方位服务,杭州日报余杭分社不断优化升级“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紧盯垂直领域的业务线开发,积极探索“资源整合—资源转化—资源变现”的经营模式转型路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2023年,余杭分社的营收增速达到了30%以上,实现了高速四连增。
做精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
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是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是优势所在。要让优势转化为胜势,必须依靠优质内容。
党的二十大期间,余杭分社联合临平区委宣传部推出“走在幸福路上”融媒体系列报道,从不同行业的个体、切面与视角切入,讲述了一个个在打造长三角开放高地、数智化变革高地、全景式幸福高地过程中鲜活的临平故事,该系列报道获得了临平新闻奖——重大主题奖一等奖。2023年,分社撰写的系列深度报道《河畔三问》,深入挖掘大运河延伸出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利用、文化旅游发展、科创孵化转化、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内容,获得了当年临平新闻奖一等奖。2023年底,分社为余杭区、临平区各二十个镇街拍摄了系列宣传视频,也得到了大量好评和广泛转发。与此同时,分社还设立了每月好稿、年度好稿等考核与奖励机制,不断激励员工推进优质内容与精品创作。
▲ 图一:《今天,临平十万学生的放学路被“点亮”了》浏览量超479万
▲ 图二:系列深度稿件《河畔三问》获得2023年临平新闻奖一等奖
▲ 图三:“走在幸福路上”融媒体系列报道获2022年临平新闻奖——重大主题奖一等奖
正是这些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让杭州日报的主流声音传播得更加深远,同时也为分社的政务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优服务 深入基层“细枝末梢”
在传统媒体生存发展制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余杭分社的区域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发展态势更加稳健,主要得益于分社探索实践了以政务服务为核心的融合发展路径。
从2020年开始,特别是行政区划调整后,余杭分社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围绕客户需求,下沉深耕拓展余杭临平各镇街部门,提供新媒体代运维、舆情信息服务、视频拍摄制作、活动策划执行、文体中心代运营等综合服务。内容优、创意新、策划佳、执行强、效果好的政务综合服务获得多家客户单位认可。余杭区良渚街道从单纯的专题宣传,延伸到了微信公号运维、信息材料撰写、活动策划执行、具体工作协助推进,与街道各线口建立起合作,不少村社也开始突破。分社以高质量的定制服务,深入到了镇街部门最基层的“细枝末梢”,打通了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分社以“服务”为核心,通过细致的服务不断创新突破,与合作单位建立信任感和友情,形成良性互动。承接了余杭区闲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运营项目,该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党群服务中心。今年,分社还拓展了良渚街道党群中心运营项目和中泰街道五星幸福体运营项目。
▲ 余杭区闲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 闲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运营的小伙伴们
树品牌 持续释放“宣传效能”
余杭分社作为杭州日报区县记者站,是杭州日报服务基层、联系基层的桥梁纽带。眼下,基层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服务功能越来越多,需要更多人员来协助完成工作。分社及时抢抓这一机遇,坚持以人为本,以“贴心、应需”为要,积极打造有温度、有口碑的品牌化服务。
与此同时,分社以效益为导向,建立了相对灵活的招收、培养、激励、淘汰员工的用人机制;建立了能够调动管理层主动性、创新力、学习力的项目负责人机制以及“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常态化学习机制,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力争打造一支精英团队,在市场上形成品牌效应。
▲ 驻点人员在杭州径山度假区管委会办公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因为对分社政务服务品牌的认可,余杭区、临平区的合作单位依旧保持增长,近年来的政务服务工作获得了大部分部门镇街的赞誉和好评。今年,分社与新筹建的杭州径山度假区管委会也签订了基础服务业务合作,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化宣传、活动及招商方面的合作。真正树好杭州日报余杭分社这一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发挥效能。
▲ 大运河1986文创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逆境前行,积极创新,是余杭分社坚持的精神。接下来,分社也将以一颗进取心和应变心,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不断深耕精耕市场,强化创新引领,拓宽发展赛道,拓展业务边界,做优综合政务服务,最大程度做到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