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融媒表达,讲好“一带一路”动人故事——以浙江广电集团全球融媒新闻行动《筑梦丝路》为例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十年来,在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丰硕成果。2023年,在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重磅推出全球融媒新闻行动《筑梦丝路》,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全球五大洲,以“挖掘丝路建设亮点,传播丝路精神”为宗旨,用纪实手法和蹲点手段,深入挖掘“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深化各领域合作、扩大经贸往来、促进人文交流的鲜活故事,全景式展现共建“一带一路”成绩单,搭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融合传播通道,提升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共识、共鸣和共情。
全球融媒新闻行动《筑梦丝路》紧扣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的时间节点,在浙江卫视和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相继推出后,两个半月里持续更新,累计在大屏端播出五个不同主题的18篇系列蹲点报道,总时长超过100分钟;在新媒体端同步策划推出《筑梦丝路》专题、《十人十城十梦》H5和系列人物短视频等一批高质量的融媒作品。在2023年浙江新闻奖评选中,全球融媒新闻行动《筑梦丝路》摘得新媒体作品一等奖。本文以《筑梦丝路》为例,浅谈重大主题的创新表达和融合传播。
全球融媒新闻行动《筑梦丝路》主视觉
高举高打,紧扣重要节点策划重大选题
重大主题报道往往围绕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关键领域,是主旋律报道的重中之重,也是对外展示国家成就、文化特色和国际贡献的重要窗口。这不仅考验着新闻媒体的专业能力,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不断在传承和创新中探索。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时代主题,如何立足十年维度讲好中国故事?新闻行动《筑梦丝路》在策划之初进行了多方面的专题考量和创新。
在题材上“做加法”
《筑梦丝路》面向全球范围征集新闻线索,线路覆盖五大洲,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加强“五通”建设(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挖掘“一带一路”沿线的鲜活场景和人物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也正是因为主题重大,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报道受到国家、省市多级媒体的普遍关注。为避免不同媒体在报道内容、形式上的雷同,浙江广电集团的全球融媒新闻行动《筑梦丝路》全力延伸触角,做出浙江特色。从地理位置上看,浙江处于“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位置。作为开放大省,近年来,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出了贯彻落实省委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的最新举措。节目组与浙江省内与“一带一路”有较高融合度的义乌、柯桥、青田等县(市、区)共同策划执行,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轻纺城、海外浙商群体、青田华侨等“浙江元素”成为重要报道线索,在国家大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展示了“地瓜经济”“走出去战略”“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浙江标识”,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国之治”。
在融合传播上“做乘法”
新闻行动运用广电领域最新数字技术和网络算法,定向推送与“一带一路”有关的人群和地区等,期间还设置网友互动,辅以网友投票等互动环节,选出想探访的城市、亮点等内容,改善了传统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借助新的传播媒介和方式,努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浙江卫视五路采访小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访
全球视野,寻访标志成果讲好中国故事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在世界多国共同努力下,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沉甸甸、实打实的成果。对主流媒体而言,做好“一带一路”重大主题新闻宣传,多元化、精准化,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贴近性,变得尤为重要。为全景式展现“一带一路”建设十年的成果,浙江卫视前方采制小组分别沿着亚太、中亚、非洲、美洲、欧洲等五条线路展开全球寻访,首次走进了南太平洋、中非等兄弟单位较少触及的区域。各条线按沿线国家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点,设置各具特色的主题。如亚太线中,我们关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创新,非洲线聚焦援建援助,美洲线围绕开拓新市场,中亚和欧洲线侧重中欧班列等重点内容,分别推出《“海丝”路上乘风破浪》《非洲红土上的“开路先锋”》《驰骋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新大陆“拓荒者”》《欧罗巴的梦想家》五大系列,最大限度增强新闻行动的代表性和覆盖面。
以全球新闻线索为支撑,新闻行动《筑梦丝路》强调用小故事阐述大战略,注重挖掘“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情味和情感元素,展现人物的梦想、挑战、成长和收获,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对内,我们将镜头对准闯荡世界的浙商和侨胞;对外,我们精心挑选所在国具有代表性的本国人,用当地人的视野和口吻讲述“一带一路”故事,增进情感联系,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亲和力和认同感。比如,亚太采访组展示了“三张令人印象深刻的笑脸”,分别来自在越南创业打拼的柯桥“纺二代”,借力“浙江制造”进军全球市场的新加坡果汁大王,以及斐济索那卡部落的孩子们。三张笑脸的背后,是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看到的合作机遇,尝到的发展甜头,以及建立起的深厚友谊,这正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最生动的诠释。
采访组也将本次新闻行动作为践行“四力”的实践样本,通过蹲点发掘丝路上的生动细节。对于“义新欧”中欧班列这个驰骋在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浙江媒体人都不陌生。但是,它出国后会经历什么?为沿线其他国家带来了什么?中亚线一行4人开启长达半个多月的采访之旅。在波兰边境的马拉舍维奇,因为铁轨标准不同,满载货物的班列进行换装,准备驶向更远的地方;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东方货场,每天都有数百辆卡车往来运输,因为“义新欧”中欧班列,这里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齐全;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货场正在规划建设,当地对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记者通过蹲点,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义新欧”中欧班列开拓出的新丝路,感受“一带一路”倡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浙江卫视五路采访小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访
多屏共振,差异化产品设计放大传播声量
融媒体时代,能否有效整合文字、视频、互动元素等多种媒介,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事关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闻行动《筑梦丝路》在融合报道上做出多种创新,大力探索“1+N”模式。在18时30分《浙江新闻联播》播出前,各组系列报道都会推出视频,联合多平台在网络端预热,营造氛围。大屏节目播出后,有专人将相关报道转化为图文、短视频,在各大平台进行二次分发和传播。省内多地政务发布号、省级部门公众号全文转发,帮助拓宽了报道的传播渠道。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筑梦丝路》专题页,按条线集纳大小屏融媒产品。专题页打破以往简单集纳的模式,从页面设计、产品制作到表现形式等方面充分强化沿线国家地域特色。例如,《筑梦丝路·亚太线》突出行走“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页面整体为棋盘风格,以异域海岛风情为设计元素,包含短视频10余个,多维度展现越南、新加坡、斐济三地与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的成果;非洲线以“动物大迁徙”为主基调,有机嵌入12条短视频,增强非洲的标识度;美洲线H5页面以日记体制作“寻梦环游记”,机场外的中文广告牌、5个月建成投产的工厂、靠翻译机开展培训等一系列有趣细节,展示两地过去十年谱下的“协奏曲”。
H5作品《十人十城十梦》是《筑梦丝路》新闻行动重点打造的一款专门面向国际传播的融媒体产品,报道组从五大洲筛选出10座城市、10位人物的10个追梦故事,通过10张外国“面孔”生动的讲述,来展示“一带一路”建设为各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作出的积极贡献。这其中有与浙江企业共同奋斗实现全家脱贫的坦桑尼亚工人代表,有在墨西哥与浙商开拓新兴市场的本地商人,也有大学毕业后在中国寻找机遇的新加坡青创客等。让外国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能使共建“一带一路”的宣传更具说服力,可信度更高,这种情感连接比单纯的数据和政策解读更能打动人心,能让世界记住并传播这些美好故事。
全球融媒新闻行动《筑梦丝路》相关的大小屏产品,除了在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和矩阵号、Z视介、美丽浙江矩阵号以及浙江卫视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等平台投放外,还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央视频、光明日报、中新社、学习强国等央媒以及全省101家县(市、区)融媒体中心新闻类节目的报道,并亮相吉尔吉斯斯坦德隆电视台、荷兰联合时报、西班牙联合时报等海外媒体平台,全网传播量超1亿,网络点赞量达500多万,有效传达“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价值和成果,在全球范围内树立积极、正面形象,促进国际的理解和合作。
传媒评论:https://mp.weixin.qq.com/s/6na0r25eF31PlNOMLwof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