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为 变中求进——全国纸媒2023上半年经营呈现五大特色
疫情过后,伴随着纸媒传播生态的变化,今年上半年,我国媒体在增强舆论引导力,打造新传播平台、创新运维模式、探索新营销模式,改进表达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和进一步发力,媒体经营在推动智媒转型、打造核心品牌、创新传播方式,拓展服务功能等方面表现更加亮眼。
对全国纸媒经营整体状况、领域突出亮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以梳理,对于媒体经营发展的方向与顶层设计决策都极具参考意义和重要价值,这也是各家报社经营领导者迫切希望了解的。为了给业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6月一过,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对纸媒经营数据专题调研即再次启动。
分会秘书处向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0余家知名媒体发放了调查问卷,基本涵盖了省级党报、城市日报、晚报、都市报和相关产业报、行业报、专业报,同时,分会还针对重点媒体通过电话、微信、邮件、走访、调研等多渠道沟通了解核实,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和数据信息,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与内容的丰富性,使得我们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疫情过后,媒体经营方法和盈利模式的特点、地域间差异变化、融合转型基本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通过科学监测与系统性的数据分析,结合具有代表性媒体的运营实例,探讨总结出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经营模式、特色经验及存在的共性问题。
信心持续恢复 业绩整体向好
国家统计局7月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357亿元,同比增长7.3%。经济的增长给予广告市场信心。媒介智讯受众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告市场同比上涨4.8%。这一数据从参与调查的媒体统计数据中得到了印证:相较于疫情前的2022年,媒体经营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新华日报在持续几年一直增长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单报收入再创增长25%的佳绩,利润首次越过亿元大关。河南日报营收9000万元,同比增幅达38%。连续跨越6000万、8000万大关之后的黑龙江日报,今年上半年的增幅也超两位数。解放日报、湖北日报的广告增幅达到8% ;省级党报广告收入平均占比为34.3%,地市报广告收入平均占比为37.8%。均构成了经营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其中,政务、县域、金融、教育、产经、税务、电力、卫生健康等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成为重要的资源来源。
都市报、晚报中,楚天都市报收入突破7000万元,同比增长10%;扬子晚报、齐鲁晚报、生活报等的经营状况也都有所改变。
这些数据表明,媒体经营者的意志更加坚定,信心不断回升,干劲在一步步增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办法越来越多,思维定式有了新的突破,经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布局求变谋远 增长从“新”发力
今年是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里,伴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停步的深度融合,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更好履职主责的同时,媒体经营的主业也积极转换和开辟阵地,在移动端取得了越发亮眼的绩效。以扬子晚报为例,今年上半年,相较于媒体广告收入1530.7万元,其新媒体广告收入则达到2740.5万元。生活报新媒体广告占比达到71.84%。对于晚报、都市报而言,在疫情过后,能够取得如此业绩,一方面体现了媒体强大的经营策划能力;另一方面更彰显了团队高效的执行力和优质的服务能力。
从调研反馈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地市报、都市报,省级党报在构建融媒传播矩阵,搭建全媒体发展平台方面步伐更坚实,力度更到位。省级党报绝大多数拥有网站、微信号、微博号、短视频号、自有客户端等,完善的全媒体传播机制和媒体矩阵,有力地助推了融媒经营创收占比的提升和经营结构的改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总用户量已突破3亿大关。其中,湖北日报全媒体总用户量超过1.11亿。仅今年上半年,湖北日报新媒体营收就上涨了78%,新开通的县域媒体客户端端口贡献尤为显著。重庆报业集团、江西报业集团上半年的新媒体广告收入分别达到了2.2亿元和1.28亿元。这样骄人的业绩令媒体人倍感兴奋,倍受鼓舞。
资源拓展创收 多元转换加速
疫情之后的传媒市场,要求媒体结合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拓宽视野和渠道,拓展多元经营,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去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向来以领风气之先见长的大河报,今年上半年,该报多元经营的占比达到了66%,其中,影像创意工场收益位列前茅。影像创意工厂是大河报·豫视频打造的全国互联网短视频运营服务商,已经实现了可视化产品的批量化、流水线生产。2022年全年业务收入突破1500万元。许多媒体的视频、摄影业务的拓展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可以提供的服务门类日益增多,已经纷纷由过去单纯的消耗单位,转变成了人均效益产出较高的集体。
视觉重庆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重点发展的项目,以建设重庆影像大数据为业务核心,已搭建由“1+41+410”个图库构成的全市影像库矩阵,形成了全市影像共建共享的模式,百万级影像大数据,万人拍客团,千名签约摄影师,百名城市影像服务团构成的影像生产团队,公司化运营三年时间里,视觉重庆每年营收成倍增长,目前收入已近千万元。
成都商报的红星视频公司不断壮大MCN账号矩阵,并按照变现赛道进行精细化运营,通过矩阵账号星级制度运营,实现视频类广告投放、直播变现、直播带货的全新拓展;以“虚拟IP”“达人IP”“品牌IP”为核心,打造红星视频IP化变现模式,全面进入虚拟IP打造以及AIGC领域的内容生产;推广AI智能生产的政务新媒体代运营模式,进一步建大建强城市舆论发声阵地。
已开展数年的小记者活动,作为经营创收的新型载体,受到越来越多媒体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交汇点在2022年7月正式筹建了“交汇点小记者”,在交汇点新闻成长频道首页位置,栏目板块涵盖小记者注册查询、活动发布、小记者周刊等栏目,参与小记者活动的小记者及家长为交汇点带来的回馈不仅仅是一个个活跃用户和提升的下载浏览量。三峡晚报小记者团以家庭、教育为主开设的“三峡晚报天天向上”公众微信号,目前粉丝量已达到90万,去年实现营收100万元,今年的势头也相当不错。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除印好本报、代印其他报纸收入基本稳定外,商业印刷业务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益。
参与调查的媒体统计结果显示,智库、培训、托管、会展、视频、舆情监测、数据分享、小记者、文旅、电商、包装印刷、报商、物流及三产服务(如洗车店、停车场)等,在多元经营中目前占比都在逐渐加大。
不断查找短板 延伸加长对策
参与此次调研的媒体,还有着一个共同的也是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占比最大的传统经营业务板块,依然是靠版面售卖、靠报纸发行、靠印刷业务。有的省级党报,媒体业务收入高达97%,有的媒体经营收入的59%来自发行,多元经营仅占0.8%。相当多的地州市级媒体,商业广告基本颗粒无收。省级党报、地市报发行的平均收入分别是42 %、30.96%;新媒体平均收入分别只有9.4%、3.8%。
从经营收入结构中可以看出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媒体盈利模式仍过于单一,对传统业务的依赖性仍然较强;二是流量变现仍较为困难;三是多元经营增长仍然乏力,四是资源转换能力和执行力均存在较为突出的软懒散弱问题。一些媒体领导想法多于办法,要求高于实际,束缚多于激励,这是目前纸媒业态环境的真实体现。如果再不在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未来的经营状况和格局必定会更加举步维艰,相形见绌。毕竟,思路决定出路,力度决定速度。只有新思维、新手段、新技术的加快推广应用,才能带给媒体新的发展空间。而这所有的一切,基础都在于人才的支撑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突围,调研中大家反映强烈的一条,就是加速改进优化这方面的工作实在是已经到了刻不容缓,时不我待的地步。
抓住关键节点 实现重点突破
据CTR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主流媒体在抖音、快手平台拥有668个百万级以上粉丝量账号,其中百万级抖音账号占比已超四成,快手平台百万级粉丝账号占比超三成。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如何将影响力变现,纸媒可作为的空间还非常巨大,无论哪方面可能都需要更多的投入。
媒体在行动,融合创新的道路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创新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因而也就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效。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传媒+产业”的思路,积极策划主办各种主题活动,推进会展、教育培训、文化投资、媒体智库、物业租赁等多元产业,建立以报业为主体,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发展格局,报业的高质量转型,持续释放着发展红利。
依托先进技术赋能,齐鲁壹点发挥技术在媒体转型中的引领、驱动作用,实现了智能营销、智能活动、用户画像、壹点智库、蛙眼舆情、智慧社区等在内的数据服务,包括新媒体产品研发、智媒AI、区块链、“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在内的技术服务,以及数字藏品、发布厅、展览馆、数字人等在内的元宇宙运营服务。
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在融合创新、出圈破圈上下功夫,策划推出了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产品,推送了大量可读、可看,生动活泼、主流正能量的微信产品,因此,也成为最受广告主青睐的新媒体投放平台。
充分挖掘账号的商业价值,尝试流量变现。海峡都市报将公众号作为一个自我宣传的窗口,大力宣传推广报社独立举办的活动,有效打通各平台间的粉丝,实现流量转换,不仅打造出更加多元的媒体渠道,成功树立了媒体品牌形象,更有效提升了海峡都市报的商业价值。
纸媒要赢得客户,取得高质量的效益和丰厚的利润,关键的要素取决于传媒的品牌价值、影响力大小和各种服务的水准高低,内容的优质、渠道的畅通与有效性、技术保障的先进性,最终都可归结到“服务”的供应链和稳定性上,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结语
2023年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广告主对经济形势的信心高于疫情之初。今年广告主营销出现了4个新趋势:一是广告主加大了新品研发及营销推广,新品营销费用占比上升。二是尝试突破国内市场增长瓶颈,加投国际市场的广告主占比上升。三是在媒体选择上,锚定高精尖的头部媒体。四是36%广告主已经开始在营销活动中使用AIGC新技术,同时54%的广告主是AIGC技术的积极尝试者。
对照着广告主的需求,无可比拟的公信力,依靠新媒介、新渠道、新技术,优质内容的加持,让纸媒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强的优势与潜能。对此,我们依然应当充满信心,努力以“数”“智”为自我赋能,为经济民生赋能。尤其不应当忽略的是,相较于鱼龙混杂真伪莫辨的自媒体,公信力、舆论引导力颇强的传统纸媒,一定会得到更多的行政支持和受众信赖,而这也正是客户所看重的。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征途上,我们的步伐将更加坚定,路子也将越走越宽广。
(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应多家参加调研和提供情况的媒体要求,有很多的数据不便在此公开,谨此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