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的,是网红城市长沙的品牌IP打造路径。长沙晚报全媒体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策略,实现了议程引领、舆论引导、跨圈层传播的良好社会效果。

围绕中心抓新闻策划,深度挖掘城市文化的内涵力

长沙晚报社建立了“凡重大新闻必策划”的工作制度和运作机制,准确把握新闻宣传“时度效”,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分工协作,确保网红城市塑造与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行。

立足长沙实际做策划。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属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首个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城市,连续16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

受“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的浸润,凝练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有马王堆汉墓、四羊方尊、三国吴简、岳麓书院、铜官窑等历史遗迹,打造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文化品牌,有“文和友”“茶颜悦色”等新消费品牌。

近年来,中非博览会、中国新媒体大会等国际性或全国性盛会都在长沙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长沙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长沙晚报的全媒体宣传报道都是基于长沙源远的历史文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潮的网红气质、友好的消费体验而策划的。

立足党报职责做策划。2023年以来,紧紧围绕长沙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宣传策划,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走在前作示范”等重大主题,开设“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等近30个专题专栏,刊发了不同体裁上千篇全媒体精品力作,确保了重大主题宣传出新出彩、中心工作宣传精品纷呈。

围绕长沙市委市政府“以城市发展筑牢幸福基石,以营商环境构筑幸福高地,以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以创新治理增添幸福成色”的施政初心,对长沙的重大部署、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市井生活、烟火气息等进行深度报道、系列展示,生产出一批阅读量达10万+甚至100万+的融媒体作品,润物无声、久久为功地提升了长沙城市形象。

立足项目实际抓策划。“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第二届长沙旅游发展大会”等重大决策和活动,长沙晚报全媒体均投入骨干力量精细策划、精心采写、精美编排,并以新闻+时评+专题+专栏+视频的形式全媒联动、多端发力、立体呈现、系统推送,为推介、提升长沙城市形象贡献党媒力量。

2023年8月起,为助推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晚报派出4路骨干记者,奔赴深圳、上海、重庆、合肥等先进地区,深入学习、调研、采访、思考,推出“行思录”深度报道,并向长沙市委、市政府提交专题调研报告,为长沙发展提供借鉴,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沙在“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商贸合作持续深化,产业协作不断拓展,文化交流不断深入。

2023年8月16日起,《长沙晚报》推出“‘一带一路’的长沙故事”系列报道,聚焦中欧班列物流大通道,探寻长沙企业出海坚实足迹,讲好长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的精彩故事,广受推送、转发与点赞,全网阅读量超千万。

再比如,2023年以来,长沙“上榜”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新消费头部品牌和区域新消费商业地标频频爆红,“新消费之都”已成为长沙靓丽新名片。

长沙晚报顺势而谋,及时策划、推出“快乐新消费 韵味在长沙·长沙新消费之都”特别报道。这组系列报道是长沙晚报全媒体探索经济新闻报道走新走心、走俏走红的一次成功实践。

截至10月中旬,“新消费”累计发稿40余篇,视频16个,新媒体产品5个,全网访问量超过500万次。

这组报道既深度挖掘出长沙新消费明星企业利用数字化新技术开拓市场的成长密码,还深刻揭示了每个新消费品牌崛起的宏观时代背景,更全景式展示了长沙新消费之都的成就风采。这样全方位揭示长沙“新消费”强势爆红原因与经验的文章,让全国各地的阅读粉丝直呼“解渴过瘾”。

拓展栏目抓内容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牌的传播力

全媒体时代既是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的时代,更是得平台者得天下的时代。

长沙晚报积极顺应媒介技术进化潮流,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手段,持续创新平台,让优秀内容更便捷更精准地抵达用户,使得良好的城市形象获得有效传播。

“山水洲城记”火热出圈。长沙晚报微信公众号“山水洲城记”2023年6月30日上线,开启了晚报媒体深度融合、主打深度原创的破冰之旅,打造了晚报版融媒体产品示范样板。

自上线以来,累计发稿约百篇,累计访问量超百万次,单篇点击量最高突破6万次,受到学界、业界、行政主管部门的好评。

作为两万用户数的“新号”,无论阅读量、点赞量抑或评论数,在湖南省内同类政务新媒体中都是名列前茅,甚至引起全国各地网友的共鸣与点赞。

这主要得益于其充分挖掘地域特色,为长沙构建理性、多元、有序的网络宣传格局提供了重要动能,不仅吸引了本地用户的关注,也吸引了“好奇”的外地用户。

“辣视频”周周有爆款。通过整合掌上长沙视频频道、抖音号、视频号、微博号等平台的资源,长沙晚报全新视频品牌“辣视频”2023年7月28日上线。

上线以来,“辣视频”品牌传播矩阵粉丝总量超550万,日均播放量突破100万,点击量突破千万的稿件超20条。

“辣视频”扎根长沙、聚焦中心,根据重要时间节点提前策划,让主旋律引领大流量。

比如围绕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辣视频”推出《首开!40个重大项目亮相,全球研发,长沙出发!》等系列视频,又邀请徐东平、李肯立等嘉宾出镜,最终呈现了既符合长沙科创气质、又有流量的“爆款”产品;在第二届长沙市旅发大会举办期间,“辣视频”推出的《长沙各区县(市)委书记化身文旅推荐官》等近30条视频和直播总浏览量突破两百万。

“长红”文旅频道满满期待。此频道正在前期酝酿中,定位为长沙“长红”文创文旅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预约、展示、推广与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形成产业生态闭环,充分结合利用成熟的大数据技术和AI技术进行新的应用场景建设,在各垂直商业平台还未拓展的本地领域进行行业深耕和挖掘。

同时,通过美食、旅游、文创等专栏对长沙本土文创文旅内容进行宣传报道,打响“长红”品牌知名度,为商务合作、产品售卖等内容建设好宣传阵地。

长沙晚报全媒体平台通过新闻报道、短视频、精美海报、图文介绍等各种形式不断推介宣传长沙文旅资源,助推长沙文旅市场做大做强。长沙晚报还有两个外宣平台,多元化多形式地打造可信、可爱、可敬的长沙形象,提升长沙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

守正创新抓网感表达,大幅增强城市故事的感染力

年轻群体较中老年群体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将城市形象进行N级传播甚至“二创”“三创”,并以此沉淀成城市标签,形成城市形象与年轻群体之间的双向奔赴。

这就要求与时俱进进行文本创新、形式创新、表达创新,匹配好适合年轻群体的阅读场景与习惯,释放城市吸引年轻人的魅力。

青春表达,增强“青和力”。“山水洲城记”观察述评栏目“百舸争流”推出的理论稿件《〈西游记〉里的调研之道》,为了更好适配年轻用户群体的阅读口味,将调查研究类比作唐僧西天取经需妥善处理好五种关系。这种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既浅显易懂,又温暖人心。

《〈西游记〉里的调研之道》

《大学生下乡“潮”》《结婚登报会成为“Z世代”的新时尚吗?》等稿件,切口“小”,强调让年轻人来写年轻人感兴趣的内容,从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婚恋等角度“拉家常”,话题带入感强,引发一大批年轻读者的好评、点赞或“种草”。

其中,《结婚登报会成为“Z世代”的新时尚吗?》等稿件在“学习强国”客户端点击量达10万+。

强化互动,提升宣讲质效。长沙晚报作为地方新型主流媒体,在利用传统的文字、图片符号传播城市形象的同时,还积极顺应互动传播、移动传播的发展趋势,先后开设了抖音、快手和视频号,主要依托PGC(专业生产内容)、OGC(职业生产内容)这两方面的优质原创内容,同时兼容UGC(用户生产内容),以长沙城市特色景观形象、商业地标、经济形象、文化元素、饮食元素、市民形象为内容入口,优化视频表达,强化互动分享,围绕短视频、视频号等社交场域的城市形象传播路径进行有益探索,通过不同的拍摄手法、剪辑技巧与画面构图,塑造了新的城市形象传播符号,使城市形象更具体、更可感、更立体、更生动,形成一个独特的“城设”。

此外,互动式社交平台的出现,让城市形象传播由原来的广场式大宣传变成了场景式、个体化、沉浸性传播,呈现出多点汇集的态势,使得城市形象更符合市民的认知,也强化了市民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符号构建,打造超级城市IP。“山水洲城记”上线伊始,就根据“山”“水”“洲”“城”的特色,打造微信公众号IP形象,包括“披荆斩棘的麓山君”“百舸争流的湘水君”“中流击水的橘洲君”“灵气闪耀的星城君”,安排每个编辑承担其中一个角色,使之成为一个个可具体感知的形象,打破交流互动的距离感。

“辣视频”正加速多平台一体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坚守主流舆论阵地。

“辣视频”上线后,特别注重栏目IP打造,通过跨部门协作,由一线文字记者、视频编导、摄像共同组建了多个视频IP小组,推出“容容健识局”“亚坤VLOG”“麟视界”等栏目,产出了一批在脚本设计、视频实拍、画面设计上充分创新、更具网感的视频产品。

“辣视频”破亿级播放量视频《688分高考同分双胞胎》、千万级播放量视频《通宵守护在长沙街头的特巡警》、百万级播放量视频《长沙伢子张博恒向母校捐赠亚运会金牌》《长沙游客自创景点又上新了!》均通过对画面细节的捕捉和合适的音乐,呈现了平安、和谐、幸福的星城长沙,塑造出更具“网感”、更有“看点”福的星城长沙,塑造出更具“网感”、更有“看点”的主流舆论新格局。

城市党报研究:https://mp.weixin.qq.com/s/gSxlzzscMPlLAz8fg16N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