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早一批都市报的代表之一,过去很多年我们亲历、参与、见证了纸媒的黄金时代。但是同样也经历过传统媒体断崖式的下滑和一度的迷茫,后面我们通过改革创新、自我革命、进化迭代、拥抱技术,也很顽强地活下来了,而且好像也还活得不错。

深圳报业的丁时照社长讲了一个主题“融媒的第三次浪潮”,我觉得非常好。是的,在日新月异的AI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又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下一个十年我们还在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同行,包括我和我的同事一直焦虑的地方。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南都这些年是怎么样以变应变。

先跟大家报告一个数据,因为做经营最终还是靠数据说话。刚刚过去的2023年,南都的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73%。2018年以来,南都经营保持稳定增长,其实也是得益于我们坚定的走智媒转型之路。我们经常讲,以影响力带动“营”响力,以“营”响力反哺影响力,前面的影响力是指传播力,后面的“营”响力是指经营力。

2023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就提出了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的战略。2018年南都提出了要做中国一流智媒,那个时候我们的战略方向是要重组话语体系、重塑话语权力。我们认为,自己的肉一定要长在自己的骨头上,所以转型必须是基于自身核心的优势来展开。

我们提出做中国一流的智媒之初,定位就非常清晰:既是媒体,又是智库;既是大数据发掘研究机构,又是文化创意传播机构。作为机构媒体来说,首先的关键词还是媒体,尽管它有强烈的智库属性,但又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智库。我想如果没有“媒体”两个字,媒体的经营跟广告公司有何区别?价值的增长又何在?

所以从“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到“做中国一流的智媒”,我们立足于要做最懂党委政府、企业行业以及用户需求的媒体。我们经常讲,南都其实是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行业趋势、自身禀赋的商业模式,优质原创、创意传播、智媒服务是我们三大核心能力,但归根结底还是围绕中央定调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

到现在为止,南都形成了以数据新闻、榜单评价、民意调查、智库参考、鉴定测试、评估认证、数据库、轻应用等,8大系列100多个形态为代表的数据智库产品矩阵。不少产品得到党政机构或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南都品牌影响力的大IP。

这三四年来,我们每一年都在经营系统举行“产品通大赛”。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我们的业务员只要客情关系做得好,因为黄金时期是渠道为王。但融媒转型之后,一线经营人员是必须懂产品懂创意的,所以我们通过“产品通大赛”逐步让大家全面掌握南都所有的产品体系,而且还能够像魔方一样随意组合,给到最适合客户需求的定制产品。

从内容影响力的高位运行,到市场影响力的稳步提升,我们一直在探索智媒转型和价值转化的路径。目前,南都的智媒重点板块当中,我们有5驾马车:N视频、大数据研究院、湾财社、南都娱乐,以及去年新成立的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我重点分享两个:

一是N视频。N视频客户端是由省委宣传部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重点打造,南方都市报负责研发运营的新锐运营平台,2023年9月23日正式上线。因为我们认为,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建设自主可控的新媒体平台永远是支撑主责主业的根本,而且从新闻短视频入局短视频行业,水到渠成。包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之所以每一年做得越来越好,也是因为有一个自主的平台南方+。

N视频的定位很精确,就是“视频版的广东发布”,而且坚持以年轻人影响年轻人的策略打法,形成粤港澳大湾区舆论新生态的一个重要的力量。众所周知,视频端的投入非常大,一年都是几千万,所以如何自我造血并活下去?如何变现?这两年我们也在探索,并组建了广东视频服务中心,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视频产品运营模式。

第二个就是湾财社。主要深耕大湾区财经赛道。南都是在2022年整合了财经板块,为此成立了一家公司:广东湾财传媒有限公司。

我想重点分享一下南都在智媒营销方面的一些探索,从而回答智媒运营的问题。一个就是倾力打造中国智媒营销大会的IP。我们去年初做的第一届,媒体经营一把手们,包括澎湃新闻、新京报社、扬子晚报社、新民晚报社等近20家,几乎全是总经理来参加,并在南方都市报的发起下,一起成立了“中国智媒营销生态联盟”。

用智媒新势力再造媒体营销新生态,这是南都在智媒转型中走出的特色之路。包括以“智库+”模式稳固地位,以“产品+”模式持续创收,以“产业+”模式促产增收,以“整合+”模式串联资源。而中国智媒营销大会正是对以上方法论的一次实践。

以后我们又围绕着中国智媒营销大会IP,做了一个全国大学生整合营销传播大赛,25位进入总决赛的大学生,进行现场对决,最终评出金银铜奖。

为什么要做大学生整合营销传播大赛?我们认为,智媒营销的未来一定是年轻态的营销。坦率地讲,做“智媒营销大会”前期很艰难,这个概念刚提出来,大家也在观望状态。但是我们在做大学生整合营销传播大赛的时候,参与的几乎都是头部企业,包括腾讯、美团、百度以及国际知名4A公司。大学生的参赛也很踊跃。

为什么?我想是基于几点:一是,为打通营销界的产学研链路创造新的可能,高校学生能够提前接触市场实战,为顺利进入头部企业就业打下实践基础;二是,企业可以通过大学生营销参赛,提前布局品牌目标年轻群体的心智培育,触动企业营销G点的底层逻辑;三是,这是企业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也是年轻态营销自我更新的一种途径;四是,打造了年轻态营销的人才培养皿和方案孵化器;五是奖金极具吸引力,最高金额叁万元。

今年的全国大学生整合营销传播大赛,打算做省级分赛,有兴趣的同行也可联系我们,洽谈参与联办或承办。

南都还以运营赋能中心、多元运营事业中心为抓手,建立跨界融合营销生态。运营赋能中心作为整个运营系统的服务中台,有效发挥创意输出、全案制定、执行统筹、资源整合等功能,为运营系统各板块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元运营事业中心旨在以“多元+”模式,串联互利共赢的品牌共建网络,全力布局新赛道,打造发展新动能,建立起深度互联、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产业良性生态圈。

过去一年,我们推出了“民益充”共享充电宝项目、“夜试×天台CAR啡”项目、万科“美好生活+”优享购房项目、国台定制“以酒为媒 喜报智友”南都文创酒、天河区大剧场多元化业务合作运营等项目,还与具有一定体量和多元化产业布局的政府单位或骨干企业达成合作,按照做长做深产业链的“多元化思维”,夯实媒体融合和转型的“底盘”。

2022年,是南都新锐产品集中爆发的一年,我们以“南都创办25周年”为抓手,悉心打造“智媒领跑者”品牌营销项目。产品融合创新带动了服务能力创新,南都在创意、策划、视频、直播、活动等新型服务项目收入上的飞跃式增长,佐证了这类尝试的可行性。

坦率讲,南都的全案服务是智媒营销生态建立的基础,每年为客户量身制作的全案合作类项目达200个以上,为众多战略客户实现了“名、利、数”三收的全链条服务。南都在全案项目收入上已实现3年连续增长,环比增长率超7%。

南都的智媒产品是一种非标化产品。但也正是有这种非标化产品,它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成为成功之一大因素。经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对这些智媒产品敢于叫价、善于议价、精于服务,使得转型产品能顺利推介,有效提升了价值和利润水平。

在媒体融合大趋势大背景下,智媒营销的未来在哪?确实,这几年传媒业原有的边界不断被消失,各种新力量入侵,并在改写着传媒业版图。我前段时间看到一篇研究文章,说媒体的转型之路是从1.0型的售卖垄断媒体资源型到4.0型的融入地方公共服务型媒体,如果按照这个路径,2024年媒体经营将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1.0资源型媒体会陷入生存危机,在2.0营销型媒体阶段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在3.0-4.0阶段将迎来比传统媒体更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南都经营连续数年稳定增长,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目前取得的这些经营成绩还远远不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破局。大企业的一些通病,我们一样有。还需要进一步开拓运营空间,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实现价值变现。如何更好地做好智库型媒体、智慧型媒体,如何让南都人过上有尊严的日子,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该怎么样拥抱未来?我想,唱响机构媒体的转型光明论,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和重担,也需要我们团结一心,集思广益,一同前行。

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