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质变”和传播“智变”中提升国际传播效力
在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新闻客户端是媒体机构重要的自主核心新媒体平台,是互联网重要的流量入口、用户入口和功能平台,是主流媒体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交汇点和主阵地。
中国日报客户端于2009年9月上线推出,是中国日报融合传播主平台,是全社的全媒体“移动头版”,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重要阵地。
近年来,中国日报客户端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专业运营为动力,以技术赋能为支撑,不断提升专业化、可视化、场景化、智慧化传播能力和水平,全媒体新闻生产力和创新力显著提高,中国日报客户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提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英文新闻客户端产品。
本文通过简析中国日报客户端内容建设、运营服务和技术赋能的理念与策略、路径与方法,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客户端建设提供思路,为全面提升目标传播效能贡献力量。
坚持内容生产与新闻场景相融合,让叙事更精彩
内容生产始终是媒体传播力的基础资源,是国际传播的核心竞争力,尽管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受众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场景化,但是受众对优质内容的追求并没有改变,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内容始终是稀缺品。
中国日报客户端充分发挥内容生产的专业优势,将议题设置、垂直细分、深度原创的内容生产融入细分传播场域,以场景化的“新传播语态”推动国际传播提质增效,强化价值引领。
积极抢落点,抓住“注意力”资源。重要事件、热点话题往往是吸引移动互联网用户注意力的焦点、重点。中国日报客户端把争夺全球移动用户注意力作为重要工作,以机制化姿态介入热点、抢夺落点,及时有效引导。充分发挥全社海内外机构7天24小时新闻接力机制作用,以客户端为移动头版,“零时差”地向海外推送中国的发展故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中国人民圆梦故事、中国文化创新故事,在中国重大新闻、热点事件英文报道中,及时精准发声,屡次成为全球首推、首发,不仅引发全球移动用户的共鸣共振,更是被国际主流媒体广泛转引转载,形成出圈效应,显著提升了中国声音在国际移动舆论场域的影响,实现了对国际受众注意力的有效引导。
中国日报客户端首屏内容推荐。
主动设议题,“一题一策”做深做透。坚持全社一盘棋,打通报网端微各平台,以频道制为驱动力,集聚全社全媒体优质内容资源、核心采编力量,坚持一体策划,针对海外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跨部门、跨平台分类分层设置议题、开展精准传播,让客户端成为各频道独家、深度、多元原创内容首发站和聚集地。
客户端经济频道面向海外工商界人士,推出《与中国共成长》系列融媒体报道,跨国企业CEO现身说法,阐明中国营商环境优良,展现他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的决心和信心,“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等精彩观点广受认可,报道被美联社等260多家外媒转发。针对海外经济观察人士,“经经乐道”“数说中国”栏目用鲜活视频和数据新闻,解码经济“账单”背后的“热辣滚烫”,传递中国经济底气。“神奇的中国县城”融媒体工作室,聚焦小县城里的全球“大产业”,以小见大呈现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的共生共融。
加速可视化,视频叙事推动破圈。短视频、直播的火热昭示着视频时代的来临,全球移动用户对新闻产品视频化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我们把客户端作为全社视频工作室作品的海外首发站、聚合点,一批在国际传播垂直领域传播效能不断跃迁的融媒工作室成为客户端受欢迎的视频“担当”。如“大家热评”工作室突出思想观点引领,邀约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国内外热点事件进行视频评论,2022年以来节目推出100余期,全球传播量超过1亿。抓住中国文旅火热全球契机,“好好生活”工作室第一时间推出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主题体验Vlog(视频日志)、外籍体验官直播等“年轻态”视频产品,以颇富网感的表达吸引了大量海外青年用户的关注。今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当天,“伟豪”工作室第一时间推出《中美青年北京中轴线“骑”遇记》等短视频作品,以个性化语言、轻量化表达等让海外用户感知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
坚持专业运营与用户场景相融合,让服务更贴心
新闻客户端作为用户终端,不仅是信息发布渠道,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链接媒体与用户的重要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互联网用户思维,以有效服务用户为目标,加强专业运营能力建设,以此提升触达用户、留住用户的可能性。中国日报客户端从界面设计、功能设置、服务供给等各方面不断迭代更新,不断完善“内容+服务+应用”的生态,着力提升全球用户的使用黏性和品牌认同。
中国日报客户端推出“为你服务”板块。
打造英文互动社区。在客户端上线Ask Brainy共享型英文互动社区,作为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英文版问答社区,该社区采用“媒体搭台、用户唱戏”的运营思路,综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语义分析等先进技术搭建智能问答系统,为客户端全球用户提供寻找知识经验、解决现实关切、获得情感价值的互动空间。自上线以来,社区已经积累了数万名热心用户注册,“为什么中国是国际学生向往的留学目的地?”“为什么中国这么安全,大家都喜欢来中国寻求未来发展?”等登上社区话题热榜。
同时,我们还借用“私域流量”经验,邀请报社资深记者和各地涉外机构入驻开号,通过“问TA”功能,在解疑释惑中将他们打造成为客户端“网红”答题官,与海外用户建立关系、建立信任,将单向信息传播变为用户主动参与内容共创,以用户吸引用户,进一步提高社区活跃度和社群黏性。
构建多元化的社交互动场景。当前受众对社交分享的需求非常强烈,中国日报客户端专门研发了一键智能生成海报分享功能,让全球用户能随时随地把在客户端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以海报形式下载或分享到海外社交平台、社交聊天群组中。自今年上线以来,该功能得到全球用户的热烈欢迎,有力提升了客户端用户的活跃度,以“轻量”功能创新实现了用户互动的大跃升。
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和新兴传播平台是当前国际流量的主要入口,中国日报客户端在社交运营上坚持“以我为主,开放共通”,与全社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和新型传播平台矩阵做好连接,实现粉丝用户的有效联通汇聚。
除了在稿件页面提供丰富的海外平台分享功能外,针对海外不同平台、不同受众群的特点、账号定位和粉丝信息需求,开展联合策划,推出“春节美食挑战”“欢乐春节——年夜饭”“中国音乐线上挑战活动”“川剧脸谱挑战”等挑战和征集互动活动,海外传播量超6亿次,在提升各平台账号影响力的同时,有效地为客户端“引流”“增粉”,提高了海外下载量、传播声量和品牌影响力。
聚合服务形成用户“刚需”。客户端把针对海外用户的服务作为一大重点,密切结合用户和场景需求,提供针对他们“具体而微”的服务解决方案。我们与各地、各机构紧密合作,跨界整合海外人士来华服务资源,特别是深入研究海外用户学中文,以及来华留学、求职、投资等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推出“为你服务”板块。
板块按照垂直领域服务场景为他们提供聚合服务入口、多媒体服务指南,着力打造与海外人士来华、在华生活工作场景紧密相连的立体信息服务产品群,不断优化口语测试、来华信息咨询等实用性在线服务,深受海外用户欢迎。
坚持技术赋能与应用场景相融合,让传播更智慧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推动传播革命,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也创造了新的传播形态,改变着全球传播格局、传播生态。面对格局之变、技术之变,拥抱新机遇、新技术,无疑是应变之法、破局之道。中国日报客户端始终保持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敏感性,内容和技术部门紧盯全球传媒领域科技变革与应用浪潮,结合业务场景,用前沿技术包装内容、驱动传播、增值服务,用更“智慧”的方式讲好故事、聚拢用户。
构建沉浸式产品体系。近年来,客户端不断将虚拟技术融入传播实践,通过搭建高逼真、虚实结合的虚拟演播室,在日常报道和重大主题中不断推出沉浸式融媒作品,增强用户体验的场景感、交互感和沉浸感,得到海内外网民和业界的高度评价。
在党的二十大报道中,我们精心打造《中国这十年》XR(拓展现实)创意视频,以“外嘴+科技+美学”的全新创作模式,在跨越时空、虚实融合的表达中,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生动图景,视频在客户端首发后得到全球用户的热烈反响,随后在网站、海内外社交平台陆续发布,获得全球传播量超过4000万的良好效果。
2022年,中国日报推出文化传播数字人“元曦”,以“中华文明探源者”的身份亮相,在客户端平台发布《元曦带你见识九千年历史岩画》《探秘甲骨文》等15部作品,总传播量达4.6亿,入选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数字人“元曦”系列之《如何一天看遍历代中国绘画珍品?》。
智慧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日报客户端中应用多年并持续完善,为全球用户提供了更便捷、人性化的服务。中国日报客户端深度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完善全球用户画像,通过旗舰版、国际版两个版本,做好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受众的内容精准推送,并及时跟踪用户阅读习惯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模块化阅读的智能推荐服务。我们还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内容生产,增强客户端内容有效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不同国别、不同地区受众多样化需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改革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主流媒体客户端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对舆论生态和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进一步推进工作机制的系统革新,以符合移动传播的内容逻辑、运营逻辑、技术逻辑,更好满足国际受众分众化需求,努力开创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