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露婷:钱江晚报——爱眼科普全国公益联盟
我们团队做的项目——爱眼科普全国公益联盟。团队中心是健康线垂直部门,主任是一位从业近40年的高级编辑,团队除了资深的记者外,还有项目经理、医疗服务成员、视觉创意团队,共计16人,致力以新闻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我们日常承担潮新闻客户端健康频道、《钱江晚报》纸媒版面、浙江大健康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潮新闻健康微信公众号、斑马鱼爱眼眼科平台等多端的新闻报道和运营。
多年来,我们持续生产优质内容,无数次形成全国热点。比如:2020 年 1 月于全国首家发出“一米线”倡议并唱响全国;每年生产近百条爆款,微信端最高阅读数单条达 457 万;几乎每月上全国热搜,最高阅读数单条7.4亿;单场科普直播收看量45万,刷新省内同类记录;团队屡获浙江新闻一二等奖,并获评省级巾帼文明岗。
我们为什么会深耕一个眼科垂直领域的项目?
21世纪是一个视觉的时代,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眼健康。现在,近视、白内障、老花这些眼病困扰着我们的生活,数据统计各类眼病在中国都是高发的,大约近7亿人正在遭受各种各样眼病的困扰。
杭州,有一所国内知名的眼科医院——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眼科中心,全国眼科排名第四,省内的优质眼科资源都汇聚于此。
我们深信:医疗和新闻的相通之处,就是都有关怀众生的情怀。
为此,我们与医院深度战略合作多年,开创了国内首个“视觉保卫战”行动,一直做了九季,每季有重点、亮点,还做了专门的眼科科普APP和小程序,叫斑马鱼爱眼。在省内,这样的垂直领域科普算是一个标杆。
我们在想下一步,就是拉起一个全国性的科普联盟,拓宽全国眼科智库资源,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
当然要做成一件事都会有一些契机:第一,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国家层面重视全生命周期眼健康,其中也包含眼健康服务,这正是我们擅长的科普领域的延伸;第二,去年,我们浙江日报集团全力打造的潮新闻客户端,贯通省市县三级媒体资源,全网矩阵粉丝量超1个亿,其站位也是深耕浙江、解读中国、影响世界。
我们已经手握全国前列的眼科优质资源,许多可及的眼科专家也是世界级专家,太符合了。说干就干。
基于我们深耕这个领域,以及以往的沉淀,不论是眼科单位还是医疗技术企业,对我们都非常信任。有了想法后,我们积极策划、联系多方资源,终于在去年6月份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术会议上,以主办单位身份成立了“爱眼科普全国公益联盟”,正式打响了媒体主导的全国眼科领域科普新品牌。
而联盟成员除了本地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还有天津市眼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相当于凝聚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云南、重庆、四川等地首批联盟成员单位,200余位眼科专家的科普力量,一起做科普。在眼科垂直项目上来说,实现了全国性突破与升级,在更高的站位来说,是用已有的浙江经验去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我们的联盟得到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国际眼科时讯、中国网、中华网、搜狐网、东方今报、网易新闻、今日头条、腾讯等媒体平台的持续关注。
联盟成立后,就是实实在在利用好这些资源,来做眼健康科普和服务,让老百姓真的有所受益。
现在,很多健康问题关注到一老一小,而眼科覆盖的是全生命周期,我们把年轻人和老年人群体也抓出来谈,矫正年轻人近视方面,我们关注除了近视激光手术外的眼内晶体植入手术ICL,这相对来说是一种矫正范围更大、适应症也比较广泛的黑科技;而老年人则更多地受到白内障和老花眼的困扰,我们与医、企联手一起发布调查报告,直击手术直播,出具针对这两大视力困扰的方案,来提升生活的用眼质量。
除了给老百姓提供眼健康管理方案的大方向,将科普做得有趣和有温度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摆脱传统的科普形式,做了一些从团队IP打造过渡到视觉的产品。
首先利用就诊热点,探营多个眼科亚专科,在高峰期医护团队工作节奏、百姓眼健康需求、医患温情细节中生动地植入眼病科普,集图、文、短视频为一体的可视化呈现使整组报道阅读高走,好评如潮。
抓住热度,持续带动专家背书,衍生出首套视觉创意产品“爱眼千策”,专科团队阵容针对话题提供权威诊疗指导,简练语言讲通道理,使大家少走弯路。
此外,我们还联袂全国知名近视防控专家,在近视防控领域首创新颖“数字处方”——光明之路H5。这个交互式科普展示和情景式微电影,以主人公的第一视角,通过时光机重走光明之路,过程中帮助家长和孩子掌握近视防控八大线索,最终保存科学“处方”,带给大众更深刻的科普体验。这是行业首个剧场式互动科普引发广泛关注,上线不到一个月,用户访问量近20万,并在行业、医院等线下场景呈现二次传播效应。
此外,我们通过各种行动去积累用户,提升私域流量的兴奋需求:追踪白内障和老视领域新进展,全国独家报道国内首例新一代黑科技晶体植入手术,并持续走进三地四院,以不同的脱镜故事引导视觉时代下百姓从防盲转变为精准屈光的全程视力需求。
扩容智库,吸纳河北、河南、湖南等多地疾控、教育、卫生系统的教育部近视防控家长宣讲团成员加盟“潮开讲”科普视频,充分整合政校医企,开拓社会同防共治的科普新格局。
这些行动目的都在于转化用户,我们以病友社群“老带新”的模式,持续拓宽用户群体,获取精准目标客户8000+人,成功积累强黏性的私域流量;全年提供眼科个性化指导,提升全天候应答效率,定制视觉质量提升、医学美容整形等套餐式服务。全生命周期眼健康受众超600万人次,送出公益眼科福利价值超1200万元。我们探索出 “新闻引领、健康宣教、用户积累、习惯养成、线下转化”于一体的运营闭环,持续为眼健康知识与产品赋能。
我们走群众路线,扎实做科普,真心送服务,联盟秉承“两条腿”走路宗旨:
线上,凝聚国内优势眼科资源实现公益科普效应,重建科普体系,让大家想到眼病的疑惑,就能来我们平台找到权威的答案。
线下,直面公众,链接“新闻”和“公益”,在大医院与社区医院间架起“眼科共富”桥梁:深化“百场义诊进小站”公益行动(小站:全省范围内我们深度联络的3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们触达最基层最有用、直接的站点),将眼科项目嵌入医疗环节。链接省级医院党支部入基层,筛查各类眼病、启动长期帮扶计划、培训眼科医生,送义诊的同时促使眼科诊疗技术在基层生根发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战略同盟,推进学生视力健康工作,合力打造基层近视防控示范点;利用一些集团品牌活动做线下AI智能辅助服务,惠及百姓……
我们依托纸媒、直播、微课、短视频、倡议等将影响力触达基层。
当然,这个联盟初具雏形,离我们在全国的范围内打造持续影响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的一年,我们希望联动众多主流媒体,跨界携手政府、协会等,构建全行业、全社会认可,亚专科细分、体系健全、趣味与呈现俱佳的眼健康科普体系。
结合眼科市场细分,借助第三方技术或平台,打造更新颖的科普形态,赋能增值;策划长三角地区等区域性协作行动,点对面指数型积累受众与用户;借助经验与用户共享等区块合作,在国内形成联盟引领的“科普-服务”特色性、同质化管理,以媒体“持续”、“沟通”的优势,进一步探索融合与内容活动项目经营匹配的新模式。
我们中心始终希望能够以科普力量推动全民健康、助力共同富裕,非常欢迎有兴趣的媒体同行能够一起加入我们主创的一些健康项目,也愿意共建新的健康产品,一起创新和进步。
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