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报纸版面向哪里要传播力、影响力?

近年来,济南时报发力头版创意,倾力营造“头版效应”。“让普通人上头条”,实现版面语言的人格化和版面呈现的可视化。

报纸头版成为创意的发源地,“最美让位”“万金家书”“1起跑”等一大批有温度、有立场、可互动的头版产品在业界刷屏、“出圈”。

创意化表达民生政策

众所周知,对于民生政策类的新闻内容,一方面信息“浓度”大、极受公众关注,另一方面也存在政策性强、晦涩难解、不易口语化的痛点。有鉴于此,编辑在处理时如能拓宽思路,采取创意化、“可爱风”的表达手法,则可收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例如,2022年春天,为全面落实中央减税降费决策部署,各地都在扎实推进较大力度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2022年3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实施更大力度退税减税助企发展的有关情况。

如何让老百姓体会到这样的政策不仅与己有关,还是实惠的、热乎乎的?编辑与美编碰撞后,定下了“一张优惠券”的设计思路,提炼出落实“全国优惠”与加赠“地方红包”两个核心关键词,分别统领“中小微企业除享受留抵退税政策外还享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减按50%征收”“减税、缓税、退税、降费等多项政策叠加‘发放’”这三项重点政策细则。这一设计以《鲁版“优惠券”来了》为题,于2022年3月30日在济南时报头版刊发,贴近化的风格与创新的语态获得一致好评。

又如,2023年1月10日,济南市发布优化生育政策系列措施,具体细则对应的是处于不同育养状态的市民,不同群体的感知程度不同,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最重要的新闻点。于是,编辑采用了一封信的形式,将政策条文娓娓道来,题目就叫《孩子,欢迎你到来》:

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你,是家庭中的二孩、三孩,对吧?那你每个月都会收到600元的“红包”,一直到你3周岁呀!妈妈生育你付出了很多,所以要享受158天的产假,爸爸也会放至少15天的陪产假,照顾妈妈和你。

在你出生后6个月内,别忘了让爸爸妈妈为你办理参加医保登记,第一年的居民医保,财政替你包了,就算是一份心意吧!

当你该上幼儿园了,你会优先进入普惠性幼儿园,也不必担心与哥哥姐姐上学的地方离得远。

如果因为你的到来,爸妈要用公积金贷款买首套房了,那么最高可贷额度就提高到100万元啦!

还有,很多地方会增加“妈妈小屋”,照顾你的托育点会更丰富……大家都在为你的茁壮成长而努力呢!

祝福你!济南的小宝贝!

读完这样的一封信,相信受众不仅很有代入感地深入了解了新政的各个层面,还具体地感受到了一座城市在构建“生育友好”上作出的努力。

让谐音梗和双关语“适配”核心信息

近年来,谐音梗在年轻人的社交表达中颇为流行,成功的谐音梗一定是机智又适度的,让人会心一笑又不会有被冒犯之感。在借鉴吸收网络谐音梗方面,济南时报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例如,2021年5月24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同志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举行,这一消息在当天备受关注,可以说已“刷爆”社交媒体。对于纸媒来说,在时效上并无优势,那么该如何恰切地传递出这一信息以及背后的情感呢?

编辑另辟蹊径,在2021年5月25日报纸的头版,以“稻念无尽”的谐音梗标题,寄托并传递出公众共同的无限追思之情。人们为一位伟大人物的离去而倍感心痛,但同时,袁老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杰出贡献,将随时以一种具体的形态—— 一碗米饭,无言地陪在人们身边,提醒着人们,“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定信念不能动摇。如果读者能感受到这一层面的精神价值,那就是这个谐音梗标题的最大意义。

2023年7月11日济南时报头版

2023年9月26日济南时报头版

另外,还有两个例子,就是2023年7月11日济南时报的头版标题《请“自”律》与2023年9月26日济南时报的头版标题《严惩“按键伤人”》。

两个题材有相似之处,前者是中央网信办发布加强自媒体管理的13条规定,后者是“两高一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同属治理网络空间秩序的重磅举措,如果能选择更具“网感”的网言网语来亮明态度,无疑比平铺直叙新闻事实来得更有力度。“按键伤人”,是语意明确的谐音梗,也形象地点出了网络暴力隐匿性强的特性;请“自”律,则是请自媒体自律,否则将受到“他律”的约束和治理,一个“自”包含两层“自意”,一语双关,凝练中鲜明地表达了态度。

双关的修辞手法,如果用得合理、巧妙,往往会极度富有感染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023年5月9日,济南市历下区“站在云端看高质量发展的历下”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中国人寿大厦楼顶停机坪举行。当天网媒的新闻报道中,多是以新闻发布会传递出的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典范、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新闻点为核心内容,放过了“举办场所的高度”这一“潜在热搜”。而报纸编辑在梳理本组新媒体报道时,敏锐地从摄影记者的图片说明中发现了“中国人寿大厦楼顶停机坪高度达到200米”这一新闻事实。

于是,《高处看高度》这一亮眼的标题在2023年5月10日的报纸头版见报,它既描述了肉眼可见、物理概念上的“在建筑物的高处看发展高度”,又阐述了“高质量发展为历下区带来了发展高度”这一新闻精髓,可谓双关手法的一次高明运用。

2023年5月10日济南时报头版

2023年5月29日济南时报头版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大事件,而对于山东而言,其意义更显特别:东营试飞基地、飞机雷达罩、轮胎,都是“齐心鲁力”对国产大飞机作出的贡献。

2023年5月29日见报的头版标题《冲天之志》就包含了两层含义:既指代大飞机国产化的有志有为,又凸显山东智造、“山东好品”向高精尖领域迈进的雄心壮志。由此可见,当两层含义彼此交叉、互为“成全”,将为双关的使用提供更大的空间。

离“网感”近些、再近些

能够迅速理解和捕捉网络上的流行趋势、热点和用户的兴奋点,这样的编辑才是有“网感”的编辑,其打磨的新闻产品才能在社交平台上获得正向反馈。在这方面,报纸编辑尤需不断努力。

曾有段时间,新媒体在标题制作时十分偏爱用“又双叒叕”来强调某件事的频繁发生。这种用法初时有趣,但用得频繁了也便成了常规操作,不再给人新鲜感。那么,当一件事真的反复发生了,还能有什么新奇的形容方式呢?

2022年1月9日,山东泰山队在时隔15年后再夺双冠王(联赛冠军和足协杯赛冠军),并且成为中国足坛第一支三夺双冠王的球队。编辑采用了“我们是冠冠冠冠冠冠军”的新媒体式超长叠字标题,凸显了报纸版面语言铺陈的优势,即将“我们是”三个字竖排,每一对“冠”字横排,字号逐行加大,直到第三行最醒目的“冠冠军”三字收尾。头版标题的这一处理手法可以说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广告宣传三种媒介的表达优势融于一体,其独特性、冲击力令人难忘。

相似的探索也出现在另一则体育新闻上。2022年2月8日,“天才少女”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横空出世,拿下中国女子雪上首枚金牌。当谷爱凌、苏翊鸣这样的00后以“出道即巅峰”的姿态亮相,报纸怎样“推出”他们才能不落俗套?编辑为谷爱凌设计了10个热搜词条,分别是#谷爱凌世界最高难度# #中国女子雪上项目奥运首金# #副项只练一年就夺冠# #谷爱凌自己设计金龙战袍# #谷爱凌人生最高兴一秒钟# #谷爱凌说中国牛# #16岁的谷爱凌说为提高中国和世界冰雪运动而努力# #1%的天赋和99%的热爱# #参加三个项目就等于三次滑雪机会# #谷爱凌想对女孩们说去玩去享受就好#,以2月8日热搜榜的形式呈现在2月9日的报纸头版上。其中除了两个词条是真正的微博“原生热搜”,其他词条均由编辑在稿件中精心提炼而来。主标题“会当凌绝顶”来自杜甫的《望岳》,副标题全部以热搜词条体现,这一“古今碰撞”勾连了历史与现代,让文学性与网感在重组中产生了加成的效果。

全媒体探索:https://mp.weixin.qq.com/s/z8hNGHrCGrvQ4l6AyeiZ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