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品牌价值 强化传媒功能 助推经营转型
评审会现场
9月24日,第十三届“中国传媒经营价值百强榜”专家评审会在京举行。围绕全国主流报刊及其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与市场经营和品牌价值评估标准、百强榜榜单评价体系权重结构调整等议题,业界专家进行了深度研讨。
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表示:突发的疫情,低迷的市场,营收的下滑,媒体经营在面对重重危机中,如何扭转逆势、顺势转型?“中国传媒经营价值百强榜”作为衡量媒体品牌传播力,精准引航广告投放的风向标,以其科学 客观的评判标准,精准细化的数据评估,成为媒体经营者研判形势、判定趋势、修订策略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参考依据。
在梁勤俭看来,丰富立体多维度的数据,对促进传媒经营转变商业模式、调整组织架构、推进转型升级提供可靠的智慧支持,既能提升媒体话语权、议价空间,释放品牌动能,也能满足客户对精准投放、效果评估的迫切需求。
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CEO郎清平认为纸媒公众号、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相关媒体的数据分析,可以更全面认识媒体融合的实效。
“传统媒体所属的新媒体其传播力显著提高”。这是通过对多家媒体调研后, CTR资深研究顾问、中国传媒经营数据中心总顾问、首席专家姚林得出的结论。报业新媒体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具体表现为不同区域的头部媒体的新媒体品牌号召力凸显,媒体的辐射面由地方、区域发展为进一步面向全国。但相较传播力提高,新媒体经营在整体经营 中占比仍不是太高。
资深媒体专家、广告人集团首席战略官周伟就媒体营收的升降、现象、趋势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并对纸媒经营给出了具体建议,未来媒体应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传播力,通过加强IP化运营带来更丰厚利润。
中国记者杂志主编陈国权则强调,尽管平面媒体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相较于广电,依托多元发展,纸媒依然有不少空间,可以在非市场化需求方面多做尝试和探索创新。
参加评审的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表示,希望通过本届排行榜评审,能够以更全面、多元的角度,客观地反映纸媒的突出亮点、营销趋势,助推传媒经营迈上新台阶。
来自中国传媒经营数据中心的多位研究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相关负责人,还分别介绍了今年上半年对报刊业经营数据采集分析、媒体经营现状等方面的详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