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90年前中央红军集结于江西赣州于都河畔,开始25000里长征的日子;10月16日,也是世界粮食日,是一个倡导所有人爱粮节粮的日子;今天恰逢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报刊传媒分会成立。选择这样一个日子,我想大概是协会领导寄望大家要高擎革命理想,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开启工人报刊波澜壮阔的新征途,也是勉励我们勿忘工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要勤耕细作,珍惜粮食和蔬菜,稳固和拓展好工会媒体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感谢大会组织者给我向大家汇报工作的机会,感谢各兄弟报刊对《江西工人报》改革发展的关心关注,更要感谢协会领导、工作人员搭建了和各位工人报刊大咖老总交流互鉴、学习提高的平台。我希望并相信,在协会的组织领导和全总宣教部的关心帮助下,全国工人报刊的明天只会更好!

《江西工人报》创刊于1950年3月,经过近75年的发展,现有一报一刊与8个新媒体平台。2021年7月,按照《江西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求,江西工人报社人员和资产正式并入江西日报社,从江西省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角色转变,成为全国工会报刊中唯一一家从工会划入党报集团的媒体。

改革后的《江西工人报》依然是江西省工会系统和工人阶级的舆论宣传主阵地。江西省总工会在报刊发行、购买服务项目和办公场地无偿使用等方面给予报社支持。报社现有在岗人员44人,退休人员12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总编室、新闻部、《职工法律天地》编辑部、融媒体中心、事业发展部、广告经营中心,另有临时内设机构:视频直播组、特别报道组、小记者项目组。

三年来,在江西日报社社委会的坚强领导和江西省总工会党组的大力支持下,报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活力,在新闻采编、产业经营两方面取得了一点成就,下面我就这两方面工作作简要汇报。

新闻采编坚持内容为王

三年来,江西工人报不断提升新闻质量意识和能力,强化内容的生动性、时效性、公共性、服务性。

增加深度报道。常年开设“深度新闻”专栏,关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验,从中体现工会作为。推出《“小菜肴”带动“大产业”——“莲花血鸭”历史名菜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等大量深度报道,引起较好反响,一些稿件获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关注老厂重生之路,从当地职工回忆、历史文化传承、改造提升方向等角度采写,体现时代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地的兴起。深入发掘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聚焦他们的不平凡业绩,如,刊发整版报告文学《大山之约》,生动形象展示江西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职业奉献精神。该作品获江西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江西日报社2023年年度好作品奖。近年来获省级新闻奖20余项。

推出特色策划。主动求新求变,围绕重大主题、重大活动推出特色策划。2022年10月,精心编辑出版了100个全彩版的《百年工运铭初心 永跟党走著风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胜利100周年纪念特刊》,获各方好评,被国家级一类博物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永久收藏。2023年11至12月,为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结合报社特色,策划推出“赣鄱潮涌45年”全省职工诗歌创作大赛,相关网页浏览量突破632万人次。今年5月,推出《致敬劳动 强国有我——“五一”国际劳动节百版特刊》,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强化新闻服务。突出媒体公益属性,不断提升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能力,如联合爱心企业开展送清凉活动,2023年夏天,为2000多名农民工送防暑降温物资;通过新闻搭建桥梁,为高安市一村庄销售5万斤滞销葡萄;办好“职工零距离”栏目,为职工跑腿、帮职工维权,去年为职工群众解决问题47个,收到10多面锦旗,这在我们报社历史上是难得一见的现象。我们积极把好的新闻推到新华客户端、《江西日报》等平台,每年成功推上“学习强国”平台的稿件有数十篇,获得有关部门和客户认可。

传媒经营坚持多元发展

改革以来,工会系统业务量持续增长,非工会系统业务不断扩大。近年来克服了经济下行等多方面的影响,经营创收逆势上扬,2021年经营收入628万元,亏损110余万元;2022年经营收入828万元,增长31%,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经营收入1255万元,增长51.5%,实现了两年翻番,各项经营指标在江西日报社下属30多个子单位中名列前茅。

深耕工会谋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好全省工会系统。2022年下半年,争取到省总主要领导同意,报纸每份提价30元。安排人员划区对接各设区市、县区工会,定期上门拜访。经营工作转向精研市场、创新思路,以市场业务需求为导向,以深度服务客户为宗旨。目前,和全省所有设区市、70%县市区工会实现合作,今年目标80%合作,明年全覆盖。

拓展非工求突破。近年来,我们积极开拓非工会市场,非工会客户持续增加。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江西省地质局、江西省中医院等20多家单位签订协议。此外,大力拓展新媒体代维业务,承接宣传片和短视频摄制等新业务,为报社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截至目前,报社代维了十多家单位的微信或网站。今年4月,报社成立视频直播工作组,大力进军视频和宣传片领域,半年承接了十余部宣传片和大量视频合作业务,规模约200万元。

发掘项目扩版图。争取江西日报社支持,去年4月承办“江报小记者”项目。充分用好工会资源,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进校园,“江报小记者”受到普遍欢迎。今年5月开办“蓝鲸”图书坊工作室,和出版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帮助单位和个人发掘选题、出版书籍。用好宣传展示和联系名人名家参与助阵的优势,半年来帮助各类客户出版了十多本图书。日前,我们启动了“文化江西 秀美赣鄱”名家行活动,邀请散文名家、摄影家到基层或企业采风,力争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客观地说,《江西工人报》基础薄弱,纵向和自己的历史相比,《江西工人报》近几年发展得不错,江西省委改革办和《中国报业》今年先后发文推介《江西工人报》的发展经验;但横向和许多兄弟单位比,《江西工人报》还有巨大差距。我们将积极学习大家的先进经验,继续努力,在协会的带领下,把工作做得更扎实。借此机会,诚邀各位领导、同仁到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走一走、看一看,到《江西工人报》指导、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