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下,南方都市报社提前谋划布局,以AI技术人才培养为切入口,积极充分融入AIGC时代。2024年8月起,依托报社现有办公场地,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调整运营策略,提升团队效能等方式,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完成南方报业AIGC创作培训基地(以下称“创培基地”)。围绕创培基地先后开展了包括内容孵化、培训赛事、自研平台等多种运营举措,创培基地作为广东省首家媒体聚焦AIGC人才培养的平台,既承载着集团内青年人才培养任务,也肩负着推动湾区文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样板的使命。

全新AI内容表达,多元带动经营增长

创培基地建成后,第一重点便是积极投入AI技术转型升级,全面拥抱AIGC内容生产新模式。一方面,开展基地基础建设工作,建成面积超300平方米,区分展示区、培训区、办公区、实操区等,设立专业AI创作培训运营团队30余人。运营上,创培基地联合腾讯混元大模型、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广州市大湾区智能科技人才联合会发布“大湾区AIGC赋能计划”,先后聘请12位人工智能领域高校专家、新闻传播学者和主流AI大模型负责人作为专家顾问,引进15所高校或国内一流AI大模型作为共建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让AI技术赋能采编团队内容生产,孵化生产多种类型的AIGC内容栏目,如《AI打开网红城市》《AI岭南历史文化名人》《聆听AI歌曲,玩转活力广东》《二十四节气AI微短剧》《AI看奥运》等先锋产品。此类内容既创新了表达形式,又迎合了商业客户的传播需求,累计带动营收914万元,实现内容与商业的双赢。

开展多种培训赛事,挖掘优质青年人才

在建设创培基地战略上,既要孵化优质内容,更要不断挖掘更多优质的AI青年人才。为提升集团人才乃至湾区青年的AIGC技术应用能力,创培基地开展了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并发起AIGC创作赛事,实现对媒体青年人才的“挖掘-培养-表彰”全面成长性的培训成效。

培训层面上,基地开展多种类型“AIGC赋能内容生产”培训活动,累计覆盖学员超3000人,既邀请AIGC行业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熊辉,腾讯混元高级AI策略产品经理张汉策等;又组织青年代表前往北京开展为期三天的培训研讨,先后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抖音、每日经济新闻等多种类型的AIGC单位学习,探索AI大模型改造传媒业务的可行路径。

赛事层面上,创培基地联合快手可灵AI举办“点燃创意生产力”湾区AIGC创新创作大赛,鼓励青年人才利用AI技术创新表达湾区文化。并围绕大赛开展多场高校培训宣讲活动,鼓励更多高校学生参与AI创作,大赛累计收获原创作品超200条,作品投票传播量超千万。AIGC培训赛事等多元运营活动,既实现媒体、AI大模型公司、高校等多方优势资源整合,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培养聚拢了一批传播湾区文化的AIGC青年生力军。

发布媒体AIGC手册,推出自研AI平台

在创培基地的战略运营布局上,深刻意识到拥有媒体自主可控的AI应用平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基地与一线主流AI大模型团队深入合作技术交流,为媒体使用AI大模型技术提供尽可能全面精准的应用指南。2024年12月20日,正式发布《媒体AIGC完全手册》,书籍深入浅出地拆解主流AIGC大模型,以媒体应用实践案例为切入点,聚焦AIGC本地化实践,汇总AIGC相关实用工具,助力青年人才深入理解AIGC技术体系。同时,大力投入资金人力进行研发,推出南都自研的“N+智绘”AI平台,该平台紧密贴合服务于媒体AIGC创作需求,涵盖采、策、编全流程生产服务,实现新闻标准化快速输出,释放采编团队产能,并聚焦新闻垂类业务场景,内嵌自建流并保持高强度迭代更新,盘活影像资产,破局数字化难题。可以预见,像“N+智绘”AI平台为代表的媒体AI应用,面向政务媒体市场具备着海量的商业营收潜力,将成为革新内容采编生产流程的重要工具,也将成为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一环。

过去一年,我们见证了AIGC技术对于主流媒体内容生产革命性的改变,在2025年里,AIGC的更多应用也将迎来井喷式的爆发,必会重塑媒体发展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培训基地将在内容孵化、培训赛事、自研平台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把南方报业AIGC创作培训基地影响力扩展到全国范围,旨在构建可持续的商业经营模式。此举意在将培训基地打造成为主流媒体拥抱AIGC时代的创新范式,并成为推进媒体的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