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开始,冼太夫人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如何推陈出新,进一步激活石壁乡村旅游新活力,使整个节日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时尚感和潮流感?

2024年,海南日报以冼夫人文化节为契机,将微短剧、艺术采风、艺术展、乡村walk、手绘地图、文创礼品等现代潮玩元素融入其中,为琼海市石壁镇策划执行石壁·上观乡镇艺术节,成功地为石壁镇打造了一张创新意、扬正气、内容足、接地气、正能量的新名片。其中微短剧在海南日报抖音号两集浏览量分别达52万、61.7万,在各乡镇更是收获一致好评。

与往届文化节不同的是,本届文化节尝试把舞台搬进广袤的乡野之间,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山水资源,将艺术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并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乡镇艺术节。

同时,跟着“冼夫人‘趣’游石壁”的手绘地图、明信片、打卡点及主题线路更是紧密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擦亮了石壁“山水人文”的“和美乡村”示范名片。

在线下出新的基础上,线上宣传也全面开花。活动借助省级平台融媒优势,将传统民俗文化与年轻人的时尚潮流相联合,链接全域粉丝,加码内容营销,凝聚万千声量,掀起品牌热潮。

亮点一:一组微短剧

2024年初,广电总局提出创作“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借此春风,石壁·上观乡镇艺术节选择在冼太夫人文化节开幕之际,将冼夫人微短剧作为海南文化流量密码,形成地域级热点视频,并成为石壁小镇走出“深闺”的重要载体。

立足真实故事,进行艺术再加工。只有立足真实,真实的故事才有传播生命力,才有情感承载的基础,才有破圈传播的可能。

微短剧以冼夫人的生平故事为主线进行创作,通过“穿越时间长河回归海南的旅人”这一叙述形式,以古今人物互动的方式,实景拍摄还原了冼夫人走进现实美好生活的状态,创新视听表达,让冼夫人期待中的美好生活跃然眼前。

穿越题材适合年轻人体质,变装设定紧跟当下热点。微短剧主打一个“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故事”。穿越这个形式,可以很容易串起不同的场景,同时变装又是短视频平台经久不衰的经典玩法,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穿越前后的反差,同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变装后的定格,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

选角、视觉呈现下足功夫,力争上游。影片在选角、视觉呈现等方面下足功夫,选角上邀请海南省琼剧院年轻刀马旦倾情演绎,力图为观众带来一场武侠视觉盛宴。在视觉呈现上,调色和选景上加入传统诗画意境,立意拍出不一样的石壁风光。

盘活平台流量,主旋律微短剧宣传破圈爆红。目光向下,用懂党政话语体系的党报传播平台,作为基础流量依托,两部微短剧播出后抖音号浏览量超百万,微信视频号浏览量近8万。在微短剧上映后,许多慕名而去的游客跟着冼夫人的足迹游石壁,带火了石壁小镇,着力解锁未来县域文旅新发展的更多新可能。

亮点二:一场艺术采风

观激流飞瀑,访琼北民居,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感受美丽乡村的新变化、新魅力。艺术采风团深入石壁镇主要景区,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形式风格,创作出国画、油画、水彩、速写、马克笔等各种画作,以画笔绘就石壁风貌新景。

亮点三:一场艺术氛围拉满的启动仪式

彩手印的“Hello 石壁”签到墙;“跟着冼夫人‘趣’游石壁”启动卷轴;现场陈设手绘水缸、画作展、摄影展、根雕展;三十余辆酷潮机车,再配上乐队倾情演绎,将这场启动仪式的氛围感瞬间拉满!

现场用贴合年轻圈层喜好的互动方式,将年轻活力的场景搭配石壁诗意古风元素的设计,打造一场氛围感大片盛宴,配备氛围拍照手举牌等艺术道具,将跨界营销玩出新高度,将消费活动场景发展为社交资本。

亮点四:一次乡村Walk

将City Walk的风潮吹到琼海石壁,围绕下朗村露营点周边沿途设定5个打卡点,让更多人看到石壁的每一处、每一景。同时通过印章打卡,全面感受琼海石壁新农村。

发光古诗词、花间小道、石壁路标……活动现场设置多个打卡点。其中,“诗意石壁”成为不少游客慕名的打卡点,以树木搭起天然的架子,几十余组古诗灯牌悬于空中,不少游客被这一份来自石壁的浪漫打动,纷纷留影合照,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体验石壁、认识石壁。

综上所述,“石壁·上观 乡镇上的艺术节”不仅是推动石壁“走出去”的有力举措,更是其坚持发掘“冼夫人”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