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夏正玉等:澎湃新闻 “AI+” 的 “五新” 级战略
互联网行业关于未来发展形态的探索一直在路上。对于互联网媒体来说,“AI+”(人工智能)的来临,意味着在融合改革进程中,又迎来一次颠覆性变革。作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代表性平台,澎湃新闻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智媒化浪潮面前,始终坚持探索以先进技术重塑主流媒体内容生产的思维逻辑,在运营机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资源融通、产业改革等方面为新型主流媒体在数字时代融合发展、弯道超车先行探路。
在上海报业集团的总体战略设计中,澎湃新闻以上线10周年为契机,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在全球媒体界和舆论场上有更大的传播渗透力、标准定义力、技术赋能力、品牌号召力、价值引领力,全力以赴打造全球新型头部媒体。围绕这一目标,澎湃新闻在技术赋能、国际传播、创新发展、品牌提升等方面全面布局发力,特别是在AIGC技术的运用上,澎湃新闻规划的“五新”级战略正在全方位推进,以期进一步加强媒体行业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引领能力。
“AI+”新流程:数智化逻辑深度嵌入主流媒体新闻生产流程
澎湃新闻很早就开始关注并实验利用AIGC技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2022年11月,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新闻创作和分发中的潜力被高度关注,成为澎湃AI(人工智能)应用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自2022年末以来,澎湃新闻号召各部门把AIGC作为辅助工具,提高内容生产效率。采编团队以“双重内嵌式”形态,将数智化大模型深度嵌入主流新闻生产业务流程,调试摸索出一套新的生产流程。
2023年10月26日,澎湃新闻全新升级推出24小时直播频道“π24H live”。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体的直播,24小时直播频道着力聚合更多外部资源,实现从本地到异地的开放式迁移,挖掘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背景下的制播分离新内涵,重新定义移动互联直播。
2023年10月26日,澎湃新闻全新升级推出24小时直播频道π24H live。
从频道的特色栏目来看,采编人员可以通过生成式AI设计、创造“数字人”,从而实现一键式、自动化的新闻播报。上海名专栏“澎湃早晚报”打造的“早餐湃”“晚安湃”,以及“牛市早报”“每日收盘”“文化日历”“体坛白话”“夜读”等栏目,被直接转化为视频与直播,基本覆盖全天信息,在更大程度上释放采编力量,对现有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
与此同时,澎湃新闻24小时直播频道在技术创新驱动下,与数十家省市县级融媒体、机构媒体合作,创新打造“千里江山图”慢直播组合矩阵。直播内容共享合作机制也打破了传统直播的单一视角,特色栏目“千里江山图”每天将镜头对准美丽中国,通过“慢直播”实现新闻直播的公开性、真实性、接近性,给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形成情感共鸣。
伴随各类大模型快速迭代带来的生产力变革,澎湃新闻视觉产品团队也通过AI技术的应用,在多个业务领域展现媒体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前瞻性和活力。以海报生产为例,澎湃新闻视觉团队通过引入AI等先进技术,实现从手工到一键生成再到训练AI批量创意生产的演进。目前,在新的生产流程中,海报设计师的作用不再局限于设计海报,而是结合澎湃特质的语料数据,开展基于新闻场景的AI训练,通过输入大量指令、文字描述和意见反馈,创造出各种别具一格的视觉海报产品。
再以日常配图为例,在一些需要图释或可视化的配图场景中,通过AI自动配图功能,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与内容相匹配的高质量图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版权纠纷,满足快速传播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借助AI技术具备的超强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视觉产品团队从传统的采编流程中解脱出来,减少了重复劳动,从而能从事更具有创造性和创意性的工作。
“AI+”新尝试:以AIGC赋能主流价值传播,打造内容柔性供应链
AIGC技术不仅实现了媒体生产流程的再造,更助推内容生产逐步向高质、高效、高产的方向发展。在智媒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开始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构建多元报道平台,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借力AI大模型实现内容规模量级和丰富度的指数级提升。
早在大模型成为热点之前,澎湃新闻就已经开始在重点产品中研究和布局人工智能应用。例如,2017年,与微软小冰团队合作,上线产品“智能机器人,陪你聊新闻”,做出AI技术在媒体融合赛道应用的率先试点。2019年,自主研发“清穹”内容风控智能平台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提供内容审核全案解决方案;推出以数字人技术为特色的“早餐湃/晚安湃AI播报”,成为业内第一个日播类AI虚拟主播产品。2022年,自主研发“澎湃智媒开放平台”,接入多个大模型,实现智能写作、海报生成、视频生成和财报撰写等功能,成为上海及全国媒体中率先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的AI产品之一。
无论媒介形态、传播渠道和舆论格局如何变化,对于澎湃新闻而言,优质内容始终是核心竞争力,媒体的技术应用终究需要回归内容价值本身。澎湃新闻尝试将最新技术成果运用于提高内容生产效率,以智媒化赋能高质量新闻生产。
基于主流价值和专业语料库,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推出全AI生成数据视频产品《AI视角看中国的一天》,以AI视角呈现中国人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缩影,通过民生领域的12组翔实数据,呈现社会民生的活力画卷,成为平台刷屏爆款产品;借助AI技术,采用视频、图片与“文生视频”的融合创新手段,制作国内首条全AIGC生成的贺岁广告片《游过千重浪》,运用AI技术生成大美中国的渔获丰收场面;将AI技术应用于传统艺术再创作,推出《元宵奇妙夜》《AI春之奏鸣:名画中的春天》《世界首款AI红楼梦文风生成器》等融合民俗元素、传统文化的AI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找到新路径,也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巨大潜力和美学价值。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推出全AI生成数据视频产品《AI视角看中国的一天》。
目前,澎湃新闻正在对AI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布局,包括上线聚焦AI发展前沿的对齐LAB频道,进一步加速升级内容生产业态,探索将AI图文、AI视频、AI音乐等多模块样态辅助应用于重大主题宣传及日常报道中,不断激发“AI+”的活力,打造高效柔性内容供应链。这些实践探索着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可能方向,即技术与内容创新如何紧密结合。
“AI+”新运用:AIGC技术落地日常,全领域融入采编运营
AIGC技术带来全新的技术革命,推动新闻生产和传播打开全新领域,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大模型偏见”和“大模型幻觉”隐忧,诸如公正中立性受损、误导用户、内容虚假、版权侵权、数据安全隐患、信息鸿沟扩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智媒必须首先实现价值观引领,探索如何负责任地使用AIGC技术。
澎湃新闻在探索将AIGC技术投入采编运用之初,虽然孵化出自身媒体领域的AI应用技术,但是基于监管要求以及生成式内容的安全考量,采取谨慎态度,并没有全线放开对所有编辑的使用权。这一切在“清穹”内容风控智能平台系统全面嵌入采编流程之后发生了转变。“清穹”系统凭借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在确保内容质量和合规性的基础上,可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使得澎湃新闻能够在内部逐步放宽对于AIGC技术的使用限制,将其更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的新闻采编工作中。
随着技术的成熟,2024年3月,澎湃新闻开放所有员工对于AI应用的访问。这也就意味着,“AI+”在澎湃新闻真正实现了落地,将早期只在重大专项报道中采用的AIGC技术融入日常采编工作。通过AI文本、AI绘画乃至AI视频工具的跨模态融合应用,能够在重大专题策划、新闻事件直播,以及各类常规新闻报道中,基于创作团队的描述要求快速生成各类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内容,以“知识服务+AI”的方式,为记者、编辑提供更多的知识辅助与支撑,有效提升创作效率,缩短创作时长,也为创作团队提供更多元的灵感和更具象的表达,助推媒体内容生产逐步向高质、高效、高产的方向发展。同时,用户问卷、投票活动、问政/投诉/求助、数字资产管理、一键分发平台、线索追踪平台、可视化数据等模型产品的全方位投入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媒体行业长期成本高的困局,对媒体平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
从初期零零散散的注册体验到大范围的商业用户接入,迄今,澎湃智媒注册的企业已超过812家,内外部企业AI绘画达到2.9万件,AI写作超过6660件,AI视频超过1500个,正在将应用领域拓展到媒体以外的党政机关和内容生产行业中。
“AI+”新安排:启动公司化运营,深化“传媒+科技”发展战略
根据量子位智库发布的《中国AIGC产业全景报告》,随着AIGC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应用场景的逐渐清晰、行业格局的持续完善,预计2030年我国AIGC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在全面拥抱AI技术,技术团队加强研发前沿媒体技术应用落地,力争保持行业领先的大背景下,澎湃新闻正谋划技术团队的公司化运营:依托主流媒体资源聚合优势,聚焦智媒时代“传媒+科技”发展战略,攻坚突破“AIGC+”关键技术,推进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大模型应用,以技术引领澎湃新闻各项业务从“互联网时代”迭代升级到“AIGC时代”。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传媒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用户对高质量、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媒体内容需求日益增长,走向数智化是必然选择。一方面,持续推动媒体的数智化发展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是难以为继的,新的经营理念及市场化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研发投入,可以加速技术迭代升级,进一步加强媒体行业的AIGC开发和引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同步邀请拥有底层技术实力的科技公司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技术应用层级。
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抓住AIGC风口,也将助力澎湃新闻加快转型成为全链条内容生态服务商,成为媒体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引擎和来源。
“AI+”新规划:打造适应全场域内容应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平台
广泛使用、快速反馈、同步更新,是澎湃智媒升级进化的逻辑基础,从2023年5月到2024年4月,AI写作已迭代9版,AI海报已迭代10版,AI视频已迭代8版。
2024年,澎湃新闻将全面升级澎湃智媒开放平台,推出PAI Studio垂类模型和应用,利用前沿的AIGC技术提供创新性的媒体创作和办公体验。加快推出更多全场域内容应用,分为3个核心部分:AI Vision Studio(AI视觉工作室)、AI Video Studio(AI视频工作室)和AI Work Studio(AI办公工作室)。
其中,AI Vision Studio作为一站式智能图像生成和处理平台,提供AI作画、AI海报设计、AI艺术字、AI改图、AI消除、AI抠图等系列服务。AI Video Studio集成AI生成式视频、视频笔刷、AI背景乐生成、虚拟数字人主播、图文转视频、网页转视频、视频剪辑、自动字幕等一站式智能视频生成和剪辑平台。AI Work Studio提供一系列智能化办公辅助工具,包括AI PPT、AI写作、AI采访录音智能成稿、AI PDF智能问答等。
澎湃新闻运用AI技术制作的海报。
通过全面升级建设PAI智能服务平台,提供内容生产、审核、分发、商业化全链路和生态化建设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其打造为针对内容、传播、政务等应用场景的AI解决方案和服务平台,降低媒体和内容行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收入和利润,可以赋能更多媒体和内容企业,提供全面的智媒解决方案,也可以拓展内容和政务、商务、服务的边界,深度介入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各个环节;通过打造“AIGC+”内容生态,打造多元化商业模式,可以拓展收入来源和增长点;通过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展数字内容安全与治理、数据分析等服务,可以创造新的价值和商业机会。
在推进媒体融合进程中,新型主流媒体只有创造性地将技术潜能转化为现实力量,才能为各个环节赋能。面对瞬息万变的技术革新,不断创新成为必然选择;传统媒介生态系统的颠覆与媒介新生态的形成,存在于媒介组织每一次对新技术的运用和实践上。在媒体融合迈入下一个10年之际,面对AIGC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引发的内容生产方式变革,澎湃新闻也将持续通过对技术可供性的开掘,对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创新使用,扩展自身生态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发展新优势,构建好全媒体传播的智媒生态。
新闻战线:https://mp.weixin.qq.com/s/gm1RaLe1KS7wckaFUVXw_g